返回第 20 章(第1/4页)  蒙古帝国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绩,因为汪罕对他们不满,所以牺牲了他们(“此大有功于君二也”),而我们知道得很清楚,他杀死他们是因为自己的仇恨,或者如果喜欢这样说,是因为他自己的安全。①中国历史家也用常见的有诗意的譬喻:“我为汝征朵儿边、塔塔儿、哈答斤、撒勒只兀惕、翁吉刺惕,如海东骛鸟之于鹅雁。”②

    在《拉施特书》里面,我们也找到同样极其巧妙的起诉状,但是比较详细得多:“为了你,我杀死撒察别乞和泰出,他们是(有如)我长兄和幼弟”。③之后,就提到永久同盟的誓言:“莅勺儿合勒附近,我们宣誓,就是有蛇用dú牙咬我们,我们也丝毫不分离。而你却听信了谗言(指札木合)。”还将可爱的鸟做比喻说得更长:“罕呵! 我的父亲,我如出儿忽山上的小鹰一样,飞过捕鱼儿湖,为你捉捕青足灰羽之雀,④他们是朵儿边人和塔塔儿人;又飞过呼lún泊为你捉捕蓝足而浅青色之雀,他们是哈答斤人、撒勒只兀惕人、翁吉刺惕人,我将他们都jiāo给你!” ⑤也说到车子的比喻,这和《秘史》里面我们在上面已经提到的相似:“如果两轮之一折了,车不能行动。如果用牛去拖,牛也要受伤。如果解去羁绊, 车子就要飞奔……。我就如你车子的两轮之一。”①

    经由同一的途径,成古思汗责备他从前的安答札木合,因为他难以根除的嫉妒、yīn谋和诬蔑,使自己和汪罕失和:“从前在习惯上我们早上起来的时候,我们用罕父(汪罕)的蓝色(或青色)杯子饮马nǎi。你妒忌我,因为我起来常常比你早。让我们仍然在我们父亲的杯子里面同饮吧!”[3]这是很巧妙的譬喻,各种史源都记录这段话,显然指札木合已经代替了成吉思汗做客列亦惕君主的养子。②

    对于阿勒坛和忽察儿这两个脱离了成吉思汗而归附于客列亦惕人的蒙古亲王,③成吉思汗唤起他们的回忆,从前是因为他们自己拒绝了被举为汗的尊荣(他们无疑是比成吉思汗更有被举的权利),并且推选成吉思汗代替他们,所以他才听任自己被举为汗,他对他们说:“忽察儿,因为你是捏坤太子的儿子,我们从前请你做汗王,而你拒绝不肯……阿勒坛,你的父亲是曾统治蒙古人的忽图刺汗,所以我们也曾请你做汗王,你也拒绝了……。在一次大会上面,你们不顾我的不愿,宣布立我为汗。而现在你们背弃了我……。”

    ① 格鲁塞这里说,《元史》记载,成吉思汗曾云:为汪罕而杀撒察别乞和泰出,我以为这是出于误解。或者因为《拉施特书》所说而并为一谈。按《元史》记载,成吉思汗向汪罕问罪之词,共五点如下:“君为叔父菊儿所逐,困迫来归我父,即攻菊儿,败之于河西,其土地人民,尽收为君,此大有功于君一也。君为乃蛮所攻:西奔日没处,君弟阿钳孛在金境,我亟遣人召还,比至,又为篾里乞部人所迫,我请我兄薛彻别及我弟大丑往杀之,此大有功于君二也。君困迫来归时,我过哈丁里,历掠诸部羊马资财,尽以奉君, 不半月间,令君饥者饱,瘠者肥,此大有功于君三也。君不告我,往掠篾里乞部,大获而还,未尝以毫发分我,我不以为意,及君为乃蛮所倾覆,我遣四将夺还尔民人,重立尔国家,此大有功于君四也。我征朵鲁班、塔塔儿、哈答斤、撒只兀、弘吉刺五部,如海东鸷鸟之于鹅雁,见无不获,获则必政于君,此大有功于君五也。”所提“大有功于君二也”指撒察别乞和泰出往救札合敢不,击退篾儿乞惕人,事见上第九节。其中没有为汪罕而杀撒察别乞(薛撤别及)和泰出(大丑)之语。译者

    ② 上举蒙古各部落的名称,在中文的译音为:朵鲁班、塔塔儿。哈答斤、散儿兀、弘吉刺。《元史》,第22 页。

    ③ 《拉施特书》,第136 页。

    ④ 这不是拉施特在文字上的雕琢。灰色羽毛的雀在蒙古语特称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