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什么是
石桥呢?”禅师说:“过来,过来。”这僧人也顿有领悟。禅师享年一百二
十岁,在乾宁四年时逝世。
【原文】
师姓郝氏,童时即于本州扈通院从师披剃。便抵池阳参南泉。偃息而问
曰:“近离什么处?”师曰:“近离瑞像。”曰:“还见立瑞像么?”师曰:
“不见立瑞像,只见卧如来。”曰“汝是有主沙弥?无主沙弥?”师曰:“有
主。”曰:“主在什么处?”师曰:“仲冬严寒。伏惟和尚珍重。”南泉器
之。师复问曰:“如何是道?”泉曰:“平常心是道。”师曰:“还可趋向
否?”泉曰:“拟向即乖。”师曰:“不拟如何知是道?”泉曰:“道无知
不知。知是妄觉,不知是无记。若是真悟,犹如太虚廓然,何得强名是非?”
师言下开悟,乃往嵩岳纳戒,却返南泉。一日,将游五台。有僧作偈留之云:
“何处青山不道场,何须策杖礼清凉。云中纵有金毛现,正眼观时非吉祥,”
师云:“作么生是正眼?”僧无对。一日,师扫地,次有僧问云:“善知识,
为什么有尘?”师曰:“尘从外来。”又僧问云:“清净伽蓝,为什么要扫?”
师曰:“又加一点也。”院中有石幢子被风吹折。僧问陀罗尼:“幢子作凡
去?作佛去?”师曰:“也不作凡,亦不作佛。”僧曰:“毕竟作什么?”
师曰:“落地去也。”有僧问云:“如何是学人自己事?”师曰:“吃粥了
也未?”僧云:“吃粥也。”师曰:“洗钵去。”僧忽然大悟。又僧问云:
“久响赵州石桥,到来只见掠。”师曰:“汝只见掠,不见石桥。”僧
云:“如何是石桥?”师曰:“过来,过来。”其僧亦豁然。师寿一百二十,
终于乾宁四年。
怀让禅师
磨砖岂成镜,坐禅安为佛
怀让禅师姓杜,十五刚时到荆州玉泉寺,随弘景律师出家,学习毗尼藏。
一天他慨然有悟,便直奔曹溪,去参见六祖。六祖问他:“你从哪来?”怀
让说:“从嵩山来。”六祖又问:“带什么东西来了吗?”怀让回答:“如
果带什么东西,那已经没东西了。”六祖问:“你还修行证悟吗?”怀让答:
“修行证悟并非无用,只是不愿因此而染上污垢。”六祖说:“你这种不愿
被污染的思想,正是一切佛法所愿保护的。你是这样,我也是这样。”怀让
豁然开朗,从此拜在六祖门下,前后共十五年。唐开元年间,去往衡岳山中
般若寺修行。当时寺内有个叫道一的僧人,每天坐禅练功,于是怀让便前去
问他:“大师从禅,到底图什么呢?”道一回答:“为了成佛。”怀让便找
了一块砖,在寺前的石头上磨。道一问:“你磨砖干什么?”怀让说:“做
镜子。”道一说:“砖头哪能磨成镜子呢?”怀让说:“磨砖既然做不成镜
子,坐禅就能成佛吗?”道一问:“那怎么办才好呢?”怀让说:“这就如
牛车不走时一样,你是打牛呢?还是打车?”道一听后立刻深施一礼道:“要
如何净心修行,才能进入禅的无形瞑想的境界呢?”怀让禅师说了一首偈语:
“心地含诸种,遇泽悉皆萌;三昧花无相,何坏复何成。”怀让禅师有弟子
六人,他们个个都得真传。唐天宝三年,大师在衡岳山中故去。
【原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