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能
以俗人常理去胡乱限制他呢?从此以后不准再把他关押起来。”有一天梁高
帝问师父道:“弟子我有烦恼疑惑,怎样才能解脱?”师父说:“十二识者
以为,十二因缘就是提供解脱的yào方。”当时舒州潜山的景色最令人称奇叫
绝,而它的山麓风景尤其优美。志公与白鹤道人都很喜欢那里。天监六年,
他们二人都向高帝表白了自己想居住在潜山山麓的心愿。高帝知道他们两人
都有非凡的本领,便让他们用一物去标识其地点,标识在哪里,那里就归他
居住。道人说:“我以我的白鹤落地处为记。”志公说:“我以我的锡杖落
地处为记。”话音刚落,道人的白鹤先飞到了空中,那白鹤正准备落在山麓,
忽然听见空中锡杖发出的呼啸声,白鹤受惊,忙飞落到其他地方去了,而锡
杖则立在了山麓。于是二人各以自己标记所在建筑居室。后来到天监十三年
冬天,师父忽然对弟子说:“我要走了。”过了不到十天,他就端坐去世,
遍体香软。
【原文】
师姓朱氏,少出家,止道林寺修习禅定。居止无常,饮食不定。发长数
寸,徒跣执锡杖,头擐剪尺铜鉴,或挂帛数尺。旬日不食,亦无饥容。时或
歌吟,词如谶记。士庶皆敬事之。建元中,武帝谓师惑众,收付建康狱中。
人或见其在市,及检狱,如故。及梁高帝即位,下诏曰:“志公迹拘尘垢,
神游冥寂。水火不能焦濡,蛇虎不能侵害。岂以俗士常情空相拘制?自今不
得复禁。”一日问师曰:“弟子烦惑,何以治之?”师曰:“十二识者以为,
十二因缘治惑yào也。”时舒州潜山景色最称奇绝,而山麓尤胜。志公与白鹤
道人皆yù之。天监六年,二人俱白高帝。帝以二人皆具灵通,命各以物识其
地,得者居之。道人云:“某以鹤止处为记。”志公云:“某以锡卓处为记。”
已而鹤先飞至,将止于麓,忽闻空中锡声,惊止他所,而锡遂卓于山麓。二
人乃各以所识筑室焉。后至十三年终,忽密谓人曰:“菩萨将去。”未及旬
日,端坐而化,遍体香软。
杯渡和尚
水牛撞网救生灵
和尚姓什么、叫什么,无从考证,只因为他经常在水上乘杯而行,所以
当时人们都叫他杯渡和尚。当初在冀州的时候,他很不在乎生活细节,喝酒
吃ròu,和俗人毫无两样。他有时穿着木鞋上山,有时漫步于闹市,除去身上
背的芦图外,他什么东西也没有。一次他在一家借宿,发现这家的佛龛上有
尊金佛,便将金佛偷去。这家人发现后去追,只见他慢步徐行,但是怎么也
赶不上;好不容易到一渡口,他又乘杯水上,不用划桨,飞驰而去。以后他
云游到吴郡,看见一位老人在钓鱼,便上前讨要。老人捡了一条腐烂的鱼给
他,他在手中翻弄了几下,随即把鱼投入水中,鱼竟悠然游去。又有一次,
他遇到一个人正在用网捕鱼,他又上前讨要,那人非但不给,反而张口怒骂。
于是他捡了两块石子投入水中。不一会儿,鱼网中撞进两头水牛,把网弄得
破碎不堪,而后牛不见了,杯渡和尚也不知去向。后来在广陵,杯渡和尚路
过一个村子,看见一户姓李的人家正在设堂斋戒,于是直入斋堂,端坐屋内,
却把随身携带的芦图放在了院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