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后退。“难道是刚刚生起来的篝火?”我的心中产生了疑问。我盯着它看,看看它到底会不会扩散。结果没有。光点很稳定,不变小,也不扩大。“这或许是房间中的烛光。”我随后揣测道,“即便是这样,我也到不了那里。它离我所在的地方太远,可就是离我只有一米的距离,那又有什么用?我即使敲开门,那扇门也会在我面前关上。”
我在站立的地方突然倒下,把脸埋到了泥土中,就那样静静地躺了一会儿。夜风刮过小山,吹到了我的身上,之后又呜咽着消失在远方。雨下得很大,将我浑身浇透了。如果我这样冻成冰块——就这样友善地,麻木地死去——或许雨水还会这样敲击着,但是我不再有感觉。此刻我还活着,在寒气的侵袭下我浑身颤抖,不久便站了起来。
那边的光亮仍然存在,在雨水中显得更加朦胧c遥远。我试着再迈动脚步,拖着疲惫的双腿慢慢地向那里走去。光点引导我穿过一片宽阔的泥沼,迂回地上了山。如果此时是冬天,我绝对没有办法通过这片泥沼,不过现在正逢夏季,也是泥浆四溅,我一步一摇地前行。其间我跌倒了两次,又爬了起来,重新振作了一下精神。那道光是我最后的渺茫的希望,所以我必须走到那里。
穿过沼泽,我看到荒原上有一条白色的带子,我向它走去,原来是一条路。这条路正巧直通树丛中的一个小土墩射出来的光。在昏暗的夜色中,凭借影像和树叶的形状,我可以判断出那是杉木树丛。当我走近时,指引我的光线消失了,原来在我和它之间出现了障碍。我伸出双手,在漆黑的夜里摸索着。我感觉到我的前方是一道低矮的围墙,它是用粗糙的石头建造的,上面有一道栅栏,里面是高而带刺的篱笆。我继续依靠手的触觉向前行走。后来有个白色的东西在我面前闪光,原来是一扇门——一扇旋转的门——我一碰,门便在铰链上转了起来。门的两边各有一丛黑色的灌木,应该是冬青或紫杉。
走进门,我又经过灌木,一所房子的剪影便呈现在眼前了。它又黑又矮,却很长。但是那道引路的光没有了,周围的景物模糊难辨。难道屋子里的人都睡觉了吗?我担心是这样。我转了一个方向去找房子的门,那里又亮起了灯光,那是从一尺之内一扇小格子窗中的菱形玻璃中射出来的,那扇窗户因为爬满了常春藤或者是其他藤类植物的叶子,窗口显得更小了。留下的空隙很小,又覆盖得那么好,窗帘和百叶窗似乎都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我弯下腰,用手撩起覆盖在窗户上的浓密枝条,里面的一切便可看个一清二楚。房间里的地板擦得很干净,里面还有一个核桃木的餐具柜,上面摆放着一排排锡盘,反射着燃烧着的泥炭的红光。我还能看到一架钟张白色的松木桌,还有几把椅子。桌子上点着一支蜡烛,而那烛光就是我一路走来的灯塔。屋子里有一位看上去有些粗糙但也像这房间一样一尘不染的老妇人,她正借着烛光编织袜子。
我只是大致地看了看屋里的情况,里面并没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令我感兴趣的是火炉旁的人,她们安静地坐在玫瑰色的宁静与暖意之中。那是两位年轻高雅的女士——从各个方面看都像贵妇人——一个坐在很低的摇椅里,另一个坐在一把低矮的凳子上。两个人身上都穿着黑纱和毛葛的丧服,黑色的服饰衬托出她们白皙的脖子和脸颊。一条猎狗把脑袋靠在一位姑娘的膝头,另一位姑娘的膝头则有一只黑猫依偎着。
在这样简陋的房子里,居然会有她们这两位,真是有些奇怪。她们会是谁呢?绝对不可能是桌旁的那位老妇人的女儿。因为老妇人看起来有些俗气,但是这两位姑娘一看便是高雅c有涵养的人。我从来没有在任何地方看到过她们,但是仔细打量她们之后,我又觉得她们的五官是那么熟悉。她们谈不上漂亮,因为太过苍白和严肃,所以不能用这个词来形容她们。即便她们低头看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