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不乱看,耳朵不乱听,音乐c饮食都按照礼的要求加以节制)”。这里说到胎教的问题,即使以今天的科学知识看来也是有道理的。母亲在怀孕的时候,不仅吃什么东西对胎儿的成长有影响,而且喜怒哀乐的情绪也会影响胎儿,尤其会影响到孩子未来的心智与精神。所以怀孕的时候,尽量不服用不必要的药物,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多听美妙的音乐,多看美丽的风景与图片,不生气,不悲伤,是每一个母亲应有的常识。有科学家做过实验,让奶牛听美好的音乐,牛奶的产量会增加c品质会提高。那么同样地,母亲在怀孕的时候保持端正而愉快的心情与情操,对胎儿的心智健康无疑会产生良好的影响。这样看来,古人所说的“胎教”并非神乎其词,完全是有科学依据的。
如果连胎教都要注意,那么孩子出生以后的教育就更应该注意了。不要以为孩子无知无识c不会说话,事实上孩子一出生,一接触到外部世界,就马上开始了他认识世界的历程,像海绵吸水一样,时时刻刻在吸收在学习。幼儿学习和吸收的速度跟成人比起来要快得多,简直可以用“贪婪”两个字来形容。请想想,我们一个成年人,长大一岁,能学到多少新东西?对大多数成年人而言,几乎毫无长进,但是一个婴孩,从零岁到一岁,从一岁到两岁,他能学到多少东西?一个聪慧的小孩,一岁的时候就开始牙牙学语,碰碰磕磕地学走路了,两岁的时候已经可以正常走路,会讲很多话了,这速度简直不可思议。尤其在语言学习能力上,大人与小孩完全不能相比。颜之推引用孔子的话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这真是至理名言。好的品德一半是天赋,一半就靠少年养成;好的习惯更是需要在青少年时代加以培养,一旦青少年时代养成了坏习惯,长大了就很难改过来。颜之推接着还引用当时的一句俗话“教妇初来,教儿婴孩”,就是说,教老婆要从她嫁过来的时候就开始,教孩子要从婴儿时代就开始。为什么呢?因为在传统社会,老婆刚嫁过来的时候,年纪还轻,十五六岁,又没有依靠,在家里完全没有地位,要在夫家站稳脚跟,就必须虚心接受丈夫和婆婆的指点才行,所以这个时候教育最起作用,最容易被接受。为什么教孩子要从婴儿期开始呢?因为婴儿刚生下来,离开父母不能生存,一切都是一张白纸,这个时候教他什么就是什么,也最起作用,最容易被接受。
颜之推在这一篇中提出了教育子女的第二个重要原则,就是教育要从严,不能只爱不教。
颜之推说:“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我看到世上有些父母,对子女不加以教诲,而只是一味宠爱,总觉得不能同意)。”还说:“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做父母的既威严又慈爱,那么子女就会敬畏谨慎,并由此产生孝心了)。”就是说,他很不同意一般人对子女只爱不教,说只有父母威严又有慈爱,子女才会畏惧谨慎,对父母产生孝顺之心。
父母对子女慈爱是一种天性,甚至可以说这是连动物都具有的本能,因为这是任何一个物种要延续自身的生命都必须具有的品性。一只母狗生了一群小狗,当陌生人走近,它便会龇牙咧嘴地发出恐吓的叫声,生怕自己的子女受到伤害。愚夫愚妇,没有受过任何教育,都知道疼爱自己的子女,所谓“水往下流”“虎毒不食子”。但对子女要严加管教,却不是每个父母都懂得的,因为这需要更高的理性,更长远的目光。教养程度不高c理性不强的人,往往不懂得这个道理,总是怕孩子受委屈,不忍心看孩子受眼前之苦,该骂不骂,该打不打,用颜之推的话来讲,就是“重于诃怒,伤其颜色,不忍楚挞,惨其肌肤(不愿意严厉地呵责怒骂,怕伤了子女的脸面;不忍心用荆条抽打,怕子女皮肉受苦)”,一些父母甚至溺爱自己的子女,失去是非准则,“饮食运为,恣其所欲,宜诫翻奖,应诃反笑(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