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外国文学、世界文学史、中国文学史、文学概论、哲学、语法、修辞、逻辑和古汉语。
这些,都是姬季远所十分喜爱的,因此,他非常努力地学习着。
这是个业余学校,凡是考进来的人,都是自己要来的,自己要学的。没有一个人,是由于家长,或其他什么人的要求,或是压力才来的。因此,学习的自觉性,堪比,任何一个大学的课堂里的纪律,所以,课堂纪律分外地良好。
这里的学生,几乎都是胸怀大志的,积极向上的。姬季远,被安排在双日班,二、四、六晚上,上三堂五十分钟的课,中间有两次课间休息。课间休息时,谈得拢的人,便会主动围成一个圈,谈论着些什么。当然,经常围在一起的,都是一些志同道合的人。但第三节课的下课铃声一响,大家都什么也不谈了,都纷纷往外挤去。
姬季远这一圈围着的,经常是有五个人,这五个人毕业后,竟然,各自走了各自的路,但他们,都完成了自己的志向。
有一个,名叫范可喜,他原来是,“七一”中学的语文教师。他读完了这个专业后,又去读了本科。毕业后,便去了“华东师范大学”任教,一直当到了博士。以后,在五个人聚会时,大家都公认,他是学位最高的。
有一个,名叫汪维昌的,他原来是,ja区房管局的一个泥瓦工。他读完了这个专业后,便去了加拿大,成了走向加拿大的,第一批的新移民。因此以后,五个人聚会时,大家都公认,他是走得最远的。
有一个,名叫卓文静的,他原来是第四铜带厂的工人,还是姬季远,同一个系统的呢!他读完了这个专业后,过了一些年头,当上了sh“建材协会”的秘书长。sh“建材协会”,是sh最大的行业协会,有三千多家会员单位。因此以后,五个人聚会时,大家都公认,他是名声最大的。
还有一个,名叫皮伯平的,他原来是,公交车上卖票的。他读完这个专业后,又读了本科。在自己的工作单位里,他一路上行,当上了sh交通局的党高官。后来,又升任为cn区的区长。因此以后,五个人聚会时,大家都公认,他是官当的最大的。
最后一个,便是姬季远了。他读完这个专业后,没有再往上读,而是一直在实践中自习。他很快便被评为助理工程师,又很快被评为工程师,又很快被评为高级工程师。这专业也不对口啊?读的是文科,评的是理科职称。但他每次都是破格的,因为他的创造发明多。因此以后,五个人聚会时,大家都公认,他是职称最高的。
这五个人,很快便成为了,学校里的好朋友。但仅限于学校里。他们互相帮助,互相讨论,共同地提高着。
姬季远记得很清楚,他上的第一堂课,是古典文学课。任课老师名叫李独啸,一听这个名字,就是一个非凡的人物。他讲的古典文学课,需要200个课时,几乎占了这个专业的,六分之一的课时。是主课中的主课。尽管他的口音,带有比较浓重的苏北口音。但他的满腹经纶,滔滔的口才,都惊服了全体的学生。
他是从先秦文学讲起的,“左传”、“公羊”、“论语”、“韩非子”等等……。他将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百家争鸣,讲得井井有条,头头是道。
讲到楚辞,他又大展了一下鸿才,屈原的“离骚”、“九歌”、“九章”、“天问”、“天对”,他都有独特的见解。讲到宋玉时,他又告诉大家,“摇落方知宋玉悲”。宋玉的辞,其实就是悲,其实所谓的楚辞,就是以屈原和宋玉,两个人为中心的。姬季远本来,是不喜欢屈原的楚辞的,行文生涩难懂,且又不流畅,但经李老师这一讲,他对楚辞的兴趣也大增了,以至于把‘离骚’的386行诗,都背了出来。
以后讲到了,汉赋的主要作家,有贾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