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九章·社火(第1/1页)  生命的旅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通渭的社火,有着恒久的文化传承,但在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社火c这被厚土传承千万年的文化,渐渐地在时代淘汰的边缘徘徊。

    小时候,社火是一种特别的节日,每到逢年之际,大人们口中的看社火,是一种热闹非凡的场面。社火,又是一种陇中人们骨子里的信仰。

    儿时社火的场景,像极了一次乡土人们的大聚会。记忆犹新场面,走在那个月光皎洁的雪地里,成群,不远几十里的山路跑到别的村庄看社火。

    这一幕幕,印记成痕。从我最远的年代开始记,最为尤记的便是老街里,老街里的戏,王家山上的社火,大场面,大人群的相聚。

    每到晚饭过后,人们总会相互呼喊,走去看戏的,看社火的声音,至今还回旋在我的耳畔,回旋在旧年的岁月。

    社火是陇中人们的信仰,如大型文艺演唱会一般,相当的热闹。在每个村子,都有相应的社火队伍,每到正月初三四,一一都会去做耍社火的道具,人们为社火表演做准备。

    社火是要请神灵的,从祭祀开始,一系列的活动,都有一一的排序方式,通常都会显示劳动人民的智慧才干。舞龙耍狮,庞大的阵容更是黄土的一丝情怀。

    杂戏团的表演,秧歌曲子,船姑娘,武术队,戏曲,高跷等等的一切,种类繁多,各种各样的表演,彰显着这片黄土上的秀丽河川。

    社火是民庆的欢宴,但凡是社火经过的地方,总有乡邻会自愿献出自家的饭菜,集体在卖场里,款待每一位表演的人,更加显示出劳动人民的大方和热情。

    社火有它的形式,披裙穿褂的骑马人和乔装打扮漂亮的姑娘,五颜六色的五彩扇,管弦齐鸣的奏乐队伍,出丑搞笑的情节,各自都展现着黄土情怀独有的风情和诗意。

    每一个愉悦欢快的表演,都会给乡土带来新的气息,五谷丰登是农人一年到头来的最大喜悦,没有什么比这个场面,更让农人们值得庆贺了。

    社火,不得不提狮子舞了!狮子舞是我最喜欢看的,曾有那么一次,我一路追着狮子团好几公里,只为看它舞动的美。狮子舞有一个人专门引狮子,两个人同时撑起来的狮身,一个在狮头,一个在狮尾。

    他们相互默契,跟着引狮人的绣球,做一切高难度动作,打滚,翻跟斗等等,一般舞狮人都是武人,多少会点武术,他们的表演可谓是生龙活虎,能把舞狮耍活。

    社火中的高跷子更是好看,我们把高跷子叫做高阶子,走高阶在的队伍,画的各式各样的妆,在三四米高的两个木棒上,双脚踩着踏板,绳子绑着腿子,时而挥扇,时而唱曲。高阶子没有一定的功夫,是很难站上去表演的,为此更显的劳动人民的勇敢。

    社火里的扭秧歌,是最普遍的形式性的队伍了!男女老少,五彩着装,长长的队伍边扭边唱着,异彩纷呈的及其有观赏性。她们脸上,各各都洋溢出对幸福安康生活的希望。

    元宵节是社火最热闹的时候,通常过了元宵,社火就进入了终结。好几处社火合并成一队,更是一场黄土上的灵秀之动。它写意出了黄土风情的别致性美。

    社火,是人们对风调雨顺的期盼,是人们对幸福安康,美好生活的祈求,它表达着黄土上生活的农人们,一年到头的喜悦,和对来年生活的期盼。

    通渭的社火,有些更深的文化传承,我的笔并不能将它表达彻底,我对社火的了解不多,所知道,所理解,所读懂的,所看到的仅此而已。

    我所了解的社火,便是这方厚土,最基本的情怀。如果你有机会亲临通渭,亲身去经历和体验,体验这方厚土,诗情画意的魅力,再去体会它的别致性灵秀山河的情怀。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