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7章 千军万马曾相见(第7/12页)  大唐之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竟然颁下了圣旨,要出兵讨伐契丹,他不禁吓破了胆,思量一番,便即负荆来到端门前跪地请罪。

    宗楚客得知此事,急忙来到端门前,将李失活请回馆舍安慰了一番,又命其修书一封送回契丹,令契丹人尽数退避,莫要与大周官军相抗。李失活不敢不从,只得依命而为,宗楚客遣契丹囚徒送去了契丹。

    且说貂锦军回到胜州,习伯约便即晓谕全军,即日起行,征讨突厥。貂锦军的士卒虽然英勇,但想到己方只有区区五千人,却要深入大漠,也不免忐忑。崔劼见了,急忙告知习伯约,习伯约亲自教训鼓舞士卒,众军士重又热血沸腾,士气不由大振。

    待一切准备停当,习伯约率全军杀牲歃血,告誓神明:不破突厥不回还,而后便即拔营起行。依习伯约的计划,貂锦军借讨伐契丹之名东去,过营州后北上,一路北行,绕过大漠,直至北海,而后自北向南偷袭突厥。

    大军行出一里,忽然平地升起一阵血雾,转瞬便将五千人马笼罩其中。众军士的视线为血雾遮挡,已望不见身旁的同袍,且那血雾腥气刺鼻,令人作呕,众军士只得屏住呼吸,一时间,人马骚乱。

    习伯约亦是吓了一跳,不知这阵雾气是从何而来。他目力超人,回首望见军中乱象,一时间也乱了方寸。王登白一直跟在习伯约身旁,此刻低声道:“将军,莫非是天意教我等回军?”习伯约闻言一愣,继而高声道:“大丈夫行事,岂可半途而废!况且此番出征,乃是替天行道!上天该当助我才是!区区磨难,岂能阻我?”说罢,便运起“正一玄功”,放声长啸。

    啸声直上云霄,众军士为其声所震,渐渐平静。习伯约满意一笑,长吸了一口气,而后猛地吐出。随着他这一口气喷出,竟忽然吹来一阵大风,那血雾登时散了。众将皆在习伯约身旁,见状自是震惊,士卒则纷纷欢呼。

    习伯约转首望向王登白,问道:“现今天意如何?”王登白翻身下马,俯身拜道:“将军神威!”其余将士见了,亦纷纷下马跪拜。习伯约放声大笑,擎起赤炎刃道:“此番出征,必破突厥,到时荣华富贵唾手可得!诸位袍泽勿再忧虑!”众将士高声应和。

    貂锦军继续前行,不日便即来到营州。现今李失活被捉,契丹人如同惊弓之鸟,见了貂锦军,纷纷鼠窜。习伯约命众军勿要杀伤契丹百姓,只是收敛他们留下的粮草,每人尽量携带。此番轻兵出征,深入敌境,再无民夫食重跟随,也只得在沿途取食。

    貂锦军毫不耽搁,过了营州后继续东行。辽东虽是千里平原,却间有山泽,且再无官道,貂锦军虽有良马,一日间也只能行出百里。这一日行至太白山下,已入了振国。

    自契丹反叛,辽东诸族趁势作乱。靺鞨人祚荣随李尽忠与周军作战,大破周军,而后祚荣率部众东逃,在靺鞨故地筑城定都,建立“振国”,有地千里,户口十余万,诸族杂居。祚荣自立为国王,并自创“大”姓,是为大祚荣。现今振国虽有兵数万,却多在都城龙泉府中,习伯约领军自荒僻之地行进,竟未惊动振国的官府。

    习伯约望着太白山,忽然抽出赤炎刃,笑道:“我这把宝剑,正是得自这太白山上!”便将袁天罡当年得到赤炎刃的经过说了。磨延啜道:“如此说来,这把还是天赐的宝剑。”习伯约点点头,向磨延啜道:“你恐怕不知,当年我在河北遇上了突厥骑兵,便以此剑与突厥人斗至力竭,直杀了数百突厥狗!”磨延啜道:“我怎会不知?将军当年的英姿,我是亲眼得见!”习伯约闻言,自是一愣,旋即问道:“莫非当时你就在突厥军中?”磨延啜点头称是,道:“不过却未与将军交战,而是在远方观望!”习伯约点点头,倒也未怪罪磨延啜,毕竟他在突厥为质子,也是身不由己。磨延啜望着习伯约,却是欲言又止。

    行至此处,军中粮草已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