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二章 恢复高考(第1/4页)  守望中的草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977年,对于中国,特别是中国的知识分子是比较特殊的一年。

    由文革的冲击而中断长达十年之久的高考制度得以恢复,中国从此重新迎来了尊重知识c尊重人才的春天。

    希拉木伦那年的春天来的也格外早,刚进四月的天气,草原上的花草就争相斗艳着簇拥着开遍了山头。

    文革结束后,城里来的那些上山下乡的知识分子们已返了城。历经风雨的希拉木伦草原,如同风雨动荡后的中国,重新回到了正常的发展轨迹。

    索多和多吉林活佛决定,今年的敖包祭祀活动提前举行。这是自文革开始后的第一次“明目张胆”的祭祀,恍惚间,它已被尘封了整整十年的光阴。

    所以,这一场祭祀活动办的甚为隆重。向来不主张奢华的索多,这一次,一反常态的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盛大祭祀。

    祭祀那天,方圆数十里的人家都去了敖包。

    “没想到能来这么多人!”多吉林活佛望着长蛇般的人群队伍说道。

    “说明他们的心里从没有忘记敖包。”索多满怀欣慰的说完,拉起了《万马奔腾》。

    悠扬的马头琴又响起在这片草原上,缓缓东流的希拉木伦河欢快的跳动着有节奏的音符与琴声相合。

    仪式结束,人流散去后。索多意味深长的把一条五彩哈达系上敖包。用手抚慰着饱经沧桑的敖包,像是大人抚慰着受了委屈的孩子一般。

    阳光明媚,青草芳香,微风浮动着那条五彩哈达,索多想到了阿爸毕力格,想起了那头雪狼,也想起了那个舍身取义的年轻羊倌莫力更

    他们多如草原上的一根小草,对于整个草原来讲,如是渺小。对于信仰来说,又如是伟大。因为正是有了这些不起眼的小草,才有了天苍苍野茫茫的广阔草原。

    文革结束后的旭日干,就像六神无主中没了主心骨的其中一“神”,慌了。

    民兵队解散了,他这个昔日里可以“仗势欺人”的耀武民兵队长,赋闲在家了。

    没了头羊的小羊羔,不知道该往哪里走。

    他隔三差五的会去找同学刘海民。海民现在是乡里的小学教师,这些年在他一心抓革命的时候,这小子居然一刻也没耽误下功课。

    高考制度恢复后,海民考进了师范大学,暑假的时候会在乡里的小学代课实习。其实也就跟正式的一样了。

    旭日干领略过海民阿妈的爱占小便宜,所以每次去的时候也不会两手空空。

    海民倾听着旭日干的苦恼,也不知该如何开导迷茫中的同学。只是一直鼓励着。他也去参加高考。

    “现在的政策好了,大学每年都在扩招。我觉得你还是应该参加参加才对哩!”海民边给旭日干倒水,边鼓舞他道。

    无精打采慵懒的滩躺在太师椅上的旭日干,一副萎靡不振的样子。

    “参加了又有何用?我不同你,你有那么一个出色的舅舅作靠山。即便是我考上了还不是会被你们这些后门生顶下来的。”

    “也不能笼统的那样讲。政策上是爱惜有真才实学人的。你应该对自己有点信心。”海民说道。

    旭日干仰望着天上漫不经心行走中的云彩,似听非听着海民的话,浅浅一笑。

    过了好一会儿才慢腾腾的从椅子上起来,迈着懒散的步子,头也不回的扔下一句“回见”的话走了。

    “哎,你干嘛去呀?就这儿吃饭呀!”海民喊着旭日干,见他无动于衷,哀叹着摇了摇头。

    “走了?”早已等不耐烦的鲍桂英,熬盼着旭日干这个不速之客走后,从厨房里走出来够着脖子望着旭日干远去的背影说道,“门槛都要被他踢破了,真烦人。走了好,走了咱就能开饭了。”

    “哎呀,妈,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