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7 成名之道(第1/2页)  再造天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扬州城西南,一池碧水,水中一方半岛,岛上,柳枝的新绿掩映着漆黑的屋瓦。屋瓦下是亭,廊,堂,榭。堂檐下的一块匾额上书:影园。落款是董其昌。

    “由华亭溯江而来,需五日,超宗,你几时请的董夫子题此匾额?”

    孙良鸣的意思是,在华亭家中的大书法家董其昌,离此不近,这个叫超宗的人,何时求得他老人家的墨宝。字超宗的人,是扬州大名士郑元勋,好风雅,结交半江南,家资巨万,是扬州盐商。

    郑元勋笑道:“梦樵,影园修于弟弱冠时,如今弟已三十有三,竟修了十余年,去年始成,下贴于兄,奈何兄不肯凑兴,去年兄若肯来,不要说董夫子,便是东林魁首钱受之,也在鄙园赏牡丹”。

    孙良鸣闻言,不由惊诧,这位世兄,居然能把董其昌和钱谦益同时请来,不由后悔,去年他在苏州巡抚衙门,收到郑元勋的贴子,他以为,只是请他参加野鸡诗会,附庸风雅,便没搭理。

    孙良鸣道:“只怪你去年下贴,没说明白,你素日喜开酸文会,以唱和之作饰风雅,你知道我不好此道”。

    郑元勋闻言大笑,冲一个家仆道:“将《雅集》拿来”。

    不多时,家仆取来《雅集》,孙良鸣信手翻了翻,上面是一些扬州盐商及名士的诗作,内容是描写一株黄牡丹,孙良鸣道:“兄欲让我看什么?”

    郑元勋一点诗旁的小字,孙良鸣伸头看去,却是诗评。郑元勋得意道:“钱受之亲笔亲评”。

    此时的江南,书法第一大家是董其昌,诗第一大家是钱谦益。孙良鸣看了看钱谦益的评注,也并不高明,唱和之作本就庸劣,而钱夫子对这些唱和之作又不好开骂,甚至还要捧臭脚。孙良鸣看得摇头,道:“真不知钱谦益三字还值几文,《雅集》之名也俗气得紧,纵是附庸风雅,也不好将雅字书于额头,你见过清官,将清字书于额上的么?”。

    郑元勋闻言,伸出手来,将孙良鸣一搡,道:“你懂什么,天下的文名有几个不是这般来的,一经品题,便成佳士。钱受之的诗,董其昌的书法,确是浮夸,便是我柜上记账的刘头,其字亦不在董其昌之下,然谁会捧他?弟在仪征有处宅子,左邻住着个穷秀才,此人的诗倒比钱受之强多矣,可没人捧,不过受穷,我邀钱董二人来,互捧互推,水涨船高,何为佳作,何为书法,是落得了尺,还是上得了秤?天下的文名皆是这般捧来的。你我是亲切的世兄弟,我方这般说与你,休在外与我乱言”。

    孙良鸣道:“世兄若欲保全产业,显于人前,大可走科举正途,何必做假名士”。

    郑元勋道:“混话!科举正途若这般好走,为何你我年过尔立,还是区区生员?”

    孙良鸣闻言,不由叹气。自已置家业不顾,去应天巡抚衙门里做一个幕宾,动机和郑元勋并无二致,都是为了保全产业,并显于人前,都是因为科举之途实在难走。好在这个时代,家族观念强,自已不去经营产业,自已的弟弟,侄儿可以去经营。八年后的崇祯十六年,郑元勋终于中了进士,他到北京做官,而家里的产业便由弟弟和侄儿代管。

    便那时已经是亡国前一年了。待亡国时,郑元勋已缩回扬州,这时高杰的乱兵要进扬州,扬州官民闭城以守,南京弘光帝来了圣旨,叫放高杰进扬州,扬州官民不听。郑元勋仗着和高杰有旧,出城劝高杰退兵,和高杰在帐中把酒言欢,但当郑元勋回城时,因为替高杰讲了好话,竟被乱民打死。

    这时,郑元勋还在教导孙良鸣:“我等盐商,雄于财,绌于势,若欲得势,先要得名,若欲得名,中进士,上疏子,挨棍子,抹脖子,这便是你说的科举正途。若再加上小孩子,纳婊子,写曲子,那声名便无以复加”。

    还真是让郑元勋说中了,所谓江左三大家,钱谦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