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3 生物感应器问题(第1/1页)  来自实验的奥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观察”是需要附加“注释”的。虽然这个注释让人有点小小的遗憾。科学家发现,大脑在接受感知时,对外来信息有时往往会滤掉一部分。它对感兴趣的信号更予以关注。因此你感知的信息,其实已是大脑组织过的。在科学考察时,这种情况可能会影响你的认知和记忆。还有一种有趣情况,那就是视觉偏差。一些平行的直线如果放置在变化的格子内,你会感觉到直线似乎变成斜置的了。两个相同的圆圈在周边大小圆圈的干扰下,也会让你判断失误(注6)。再如少女头像。让人失去自信,怎样认知你所见到的才算准确,就成了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另外,人的肉眼看不到红外线c紫外线,耳鼓听不到次声波(人的耳朵只能听到20 一 20000赫兹频率范围内具有一定音响强度的声波),感官感受不到磁场c电场c引力场的存在。因此我们所“看”到的世界必定与某些动物不一样。因为人的眼睛可视波长范围为390一750毫微米,只占电磁波狭窄的一个有限范围。因此在这范围之外的红外线c紫外线cx射线cγ射线c射电波等,大脑就无法通过眼睛感受它们电信号。暗物质可能就近在咫尺,但我们浑然不知。感知上的缺陷其实是可以弥补的。例如,人们利用红外线技术可以看到黑暗中的场景及医学透视等。

    有人在谈及同类问题时,还特别提及感官如下局限:

    1,人的感官也使观察的精确性受到局限。依靠人的感官只能对观察对象作出大概的估计,而不能作出精确的定定量测定。例如,在炎夏之时,人们凭感官可以感觉到天气很热。但到底热到什么程度?气温达到多少度?这些都不是单凭感官所能观察出来的。

    ,2,人的感觉还使观察的速度受到局限。观察对象都是处于不断地运动变化的过程中。有的观察对象运动变化较快,有的观察对象运动变化较慢。人们通过感官对这些对象进行观察时,就需要感官也要有一定的观察速度。但是,感官的观察速度是有限的。例如,对于高速掠过眼前的物体的形状,人眼是分辨不清的。对于运动变化极其缓慢的物体,人的感官也是观察不出其运动变化的。

    但事情的状况并不那么糟糕。人类在技术上的突破,除了在生产工具上突飞猛进,在观测工具上也充满了非同凡响的创新。小到显微镜c望远镜,大到天文望远镜c电子显微镜直至物理对撞机c载人宇宙飞船等工具,总是使不能变为可能。生物感应器在这些人造物的帮助下,人们的观察向自然界的广度和深度有了极大的延伸。

    这样,距我们约有100 亿光年遥远距离的星体,人们可以观测到。基本粒子的寿命极短,有的只有暂短的10秒c甚至几秒。借助工具它们也在人们的观察范围之内了。凭借感官直接进行观察发展到通过工具作为中介而进行观察,这是观察方式的一次具有根本意义的变革。为人们无限地扩展可观察的范围提供了可能。

    当工具介入到人们的观察活动中以后,就使原来的观察者和观察对象之间的两项关系,变成了观察者c观察工具c观察对象之间的三项关系。观察者是作为认识主体而存在的,观察对象是作为认识客体而存在的,观察工具是认识主体达到认识客体的中介物(手段)。

    虽然出现了三者关系,但“观察”的本质并没有变。观察工具的介入,涉及到了另一个课题:即如何借助某种条件来“观察”的问题。这将是我们后面要讲的内容。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