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三回 公子落难(第1/3页)  百花凋零又复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孝武帝感念妙音尼救命之恩,在城郊建了座寺院,供她入驻。妙音尼为佛门高人,对这些身外之物自不放在心上,但皇帝亲下旨意,也不便公然违抗,携妙空共入。皇帝笃信佛法,觉与妙音尼有知己之感,常到寺院恭领佛学教导,对她的意见十分重视,亦想为国计民生做些贡献,但回到宫中,鼓舞生平,美人相拥,佳酿相伴,便把金玉良言忘的干干净净。

    王敬因荆州变乱出逃,前往京城暂避,听说变乱已经平息,告别妙空等人,重返荆州而去,却不来向长公主府告别,深怕那位精明的表嫂司马若兰看出端倪。

    长公主府内喜气洋洋,一派好事临门的情景。原来上官雨雪夫妇听闻荆州之变已然平息,就全心全意为儿子准备起婚事来了,义阳长公主对张芸湘这位儿媳很是满意,心想只有儿子成了家,便能自立门户,才能成长起来。

    就在上官逸准备成亲的前一天,建康府刺史冯大人上门拜访,打乱了府内本来的平静生活。

    上官雨雪听闻刺史大人来访的消息,忙令管家迎进客厅,他身为皇亲国戚,身份尊贵,无须对京城的小官假以辞色,然冯大人乃上当朝太傅的亲信之人,又不能不迎,故让管家代为迎接。

    双方见礼完毕,冯大人道:“下官此来,乃是公事,还请侯爷担待一二。”须知,上官雨雪协助朝廷多年,已被封为侯爵,皇族众人仍称他为‘驸马’,然冯大人精明世故,知他不喜欢这个称呼,便称其为‘侯爷’。

    上官雨雪微微一怔,道:“却不知为了何事?”

    冯大人道:“不瞒侯爷,下官此来是为了令郎的事情。”

    上官雨雪只道朝廷已知儿子的真实身份,面色突变,道:“不知犬子出了什么事,还请冯大人示下?”

    冯大人道:“历阳郡发生了人命大案,听闻与令郎有关,不敢善专,已报到建康府,下官特来想询。”

    上官雨雪松了口气,道;“此事曾听犬子说过,的确失手伤人,但那人乃是江湖上有名的恶徒,死不足惜。莫非大人因此事要将犬子捉拿归案吗?”

    冯大人虽与这位侯爷少有往来,却也知晓他不仅是驸马身份,也是江湖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又是武林盟主,身份极其特殊,对于杀死个把宵小,不会放在心上,道:“侯爷误会了,只是让犬子做个证,证明当时发生的事情,下官也好尽快结案。”

    不大一会,司马若兰也出来了,听闻此事,道:“让逸儿做个证也好,免得天下人说武林盟主不顾公论,纵子行凶。”司马若兰不似丈夫那般豪气,心思十分细腻,转眼间已将这件事思虑完毕,心道:朝中的官员畏惧皇族,平日里不敢上门,冯大人登门造访,定是受了某位朝中大员指使,不知对手是谁,不便贸然翻脸。再说就是逸儿到了府衙,谅这些芝麻小官也不敢对他无礼。

    冯大人道:“多谢长公主深明大义,下官感激不尽。”将这样把上官逸请了去。

    谁知上官逸去了就在没有回来,司马若兰派遣门下前去要人,均被打发回来,理由是案情重大,需几日才能审理完毕,故留上官公子几日。

    上官雨雪知儿子明日大婚,不可延误,未曾想到刺史冯大人竟在这个当口扣押儿子,心中不快,准备前往刺史府要人;长公主府处于京城,卫士虽然不多,但上官雨雪贵为武林盟主,投奔他的江湖英豪亦不在少数,这些人一向不把官府放在眼中,惯于听从上官雨雪调遣,一听到小侯爷被无故羁押,都感愤怒无比,都愿追随上官雨雪。

    司马若兰急忙制止,心知丈夫带人前往,如果接不到儿子,必然与刺史府势同水火,说不定还会大闹刺史府,这些江湖豪客一旦制约不住,一场大战在所难免,区区刺史这位长公主还不放在眼里,但此事如不慎传到皇帝耳中,后果不堪设想,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