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20 章(第4/4页)  从兵要地志看中苏战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不一定就导致战争。倒是由于有下述各种问题存在,这些问题难于用和平方式解决,加上和国际形势以及中苏的国内问题纠缠在一起,因此最终有可能发展到诉诸于武力。

    一、领土问题(含外蒙古)

    一个人所共知的事实是,苏联自十九世纪以来蚕食了中国的大片领土。中国要求归还这些领土是理所当然的。由于中苏对抗的深远原因在于此,因此只要中国不撤回它的要求,中苏对立就将继续下去。中国尤其不能容忍的是,苏联玩弄各种手段把外蒙古从中国分裂了出去,使外蒙古独立并成为它的卫星国,纳入它自己的势力之下,部署大量兵力(三个师),给中国造成威胁。上图表明中苏边界附近领土问题的历史状况。

    图37 中苏边境问题示意图

    二、越南问题

    一九七九年二、三月中越战争时中国之所以加强对苏正面的防备并准备苏军发动进攻,是因为前一年的十一月苏越之间签定了《苏越友好合作条约》。当时在越南既没有苏联的军事人员,也没有苏联的军事基地,只有苏联的一些舰艇停泊在北部湾,对越南进行间接的援助。可是没过多久,苏联对越南的援助加强了。“熊”式飞机不断地往返于远东至越南之间,或停留在越南的机场上,海军舰艇也停泊在金兰湾;苏联军事顾问已增加至近一万人;河内、岘港、金兰湾的海空军基地极可能在供苏联使用。此外,苏联还在积极地支持越南称霸老挝和柬埔寨。

    另一方面,中国正支持老挝、柬埔寨的抗越力量以游击战争消耗越军。因此,中越对抗实际上也就是中苏对抗。除越南问题外,两国对柬埔寨、老挝、泰国的不同的政策,也将成为导致中苏战争的一个重大原因。

    三、中国的人口问题

    中国在内政上面临着各种困难。如何应付与年俱增的人口(每年至少增加一千五百万,平均每天增加四、五万)是个重大问题。据说赫鲁晓夫当年曾打算利用中国劳动力开发西伯利亚,但听说máo zé dōng想让大量(二百万)中国人移居那里,便吓得中止了这个计划。中国人口不断增加,这对人口稀疏的西伯利亚、中亚地区来说,今后也将成为重大威胁(满洲事变时那里的人口不过三千万左右,现在即将增至一亿左右)。

    四、争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领导权

    苏联自革命成功以后,六十余年来,推行世界革命,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确立了领导地位。但是自从斯大林逝世以后,中苏两国的利害关系发生了冲突,中国向苏联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领导地位进行了挑战。máo zé dōng逝世后,中国对勃列日涅夫的建议不予理睬,而是在意识形态上继续走自己的路,并接近以苏联为主要假想敌国的美国和日本。因此,今后即使苏联首脑部的阵容发生变化,从意识形态上来说,应该认为中苏对立将继续存在下去。

    第三节 抑制中苏战争的因素

    如上所述,存在着导致中苏对抗激化的因素,但另一方面也存在着抑制中苏战争的因素。

    第一,是两国的国内形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