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21 章(第1/4页)  从兵要地志看中苏战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势。众所周知,中国正推行四个现代化政策,忙于调整国内态势。在这种情况下,它无力主动地去挑起中苏战争。它即使认为中苏战争不可避免,也极力想推迟之。

    另一方面,苏联由于处于一种比中国远为有利的立场,因此它的内部会有人想:“在情况允许时,不失时机地给中国一次沉重打击。”但是,由于勃列日涅夫健康不佳,加之中苏战争有可能发展成为世界大战,因此苏联领导集团内部会出现与“主战论”对立的“反战论”。“主战”、“反战”两种观点争执不下,将使苏联领导集团对于是否发动这场战争议而不决.举棋不定。

    第二,对未来战争感到不安。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在欧洲军事界,许多人估计下一次大战将是速决战。实际上出乎意料之外,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打阵地战的持久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意大利的杜黑将军 [ 译者注:朱利奥杜黑(1869-1930) 意大利资产阶级军事理论家,少将。一九一○年曾提出空军在未来战争中起主导作用的见解,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未能得到证实。以后,成为空军制胜论的理论家。按照他的看法,空军在夺取制空权后,即可袭击敌人的国家中心和经济中心,单独取得战争的胜利。杜黑的观点得到了西方某些军事家的支持,在法西斯德国的“闪击战”理论和美、英等资产阶级国家的轰zhà航空兵战斗使用的理论和实践中都有反映。 ] 重视轰zhà机的作用,提倡闪击战;而许多人忽视飞机和坦克的作用。战争bào发后,尽管波兰和法国很快战败,但第二次世界大战还是持续了达五年之久。有一种评论说:“自古以来,将军们准备打的都是过去样式的战争,而不是未来战争。”这说明,人的认识容易落后于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和通信的发展,要想正确地把握未来战争样式并有所准备,那是极为困难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原子弹问世,喷气式飞机、核武器、核动力潜艇、导弹、电子武器等取得了飞跃的发展。按照过去的概念预测未来战争,已经越来越困难了。世界上虽然有人认为“核大战会毁灭全人类”,“核战争不可能发生”,但毕竟人的智慧不是万能的。就算苏联的军事力量远远凌驾于中共之上,要预测中苏战争的结局也是难上加难的。恐怕连苏联自己也没有把握能百分之百地使中国屈服。处理不好,中苏战争还有可能致苏联于死地。抑制中苏战争bào发的重大因素似乎正在于此。

    第四节 中苏两国领导集团的近况

    这里有必要叙述一下中苏两国处于战争指导地位的现领导集团的情况。两国都是共产党一党专政,国家的基本路线由政治局确定,政府完全处于共产党的监督之下。

    过去,英国首相鲍德温 [ 译者注:斯坦利鲍德温(1867-1947) 英国政治家,保守党领袖。一九二三年后,任过三届首相。 ] 曾说过:“专制国家利于进行战争,在这方面民主国家至少落后两年。”可以说,中苏两国都处于准战时状态。

    一、苏联领导集团

    苏联宪法规定:“苏联最高苏维埃是国家权力的最高机关。”但是,这种规定只不过是形式,真正掌握大权的是党。共产党总书记的权限至高无上。他决定国内外政策和路线,掌握党及政府的主要人事,监督政府机关。他是:

    1. 政治局的决策者;

    2. 军队的最高司令;

    3. 国防会议主席;

    4. 秘密警察的总监督者。

    现任总书记勃列日涅夫(一九○六年生)是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国家元首、元帅。由于苏联的宪法和其他法律未对如何选择接班人做出规定,因此,只有在激烈的权力斗争中脱颖而出的久经磨练的强者,如斯大林、马林科夫、赫鲁晓夫这些人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