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新闻界的朋友们在一起,就中国nǎi业发展中的一些问题,特别是最近在rǔ品企业的广告宣传中,在媒体的宣传报道中频频出现的“无抗nǎi”问题和大家通报情况,增进理解。希望大家共同努力,促进中国nǎi业的健康发展。
下面,我讲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我国nǎi业发展形势及问题
据统计,2001年我国共存栏良种及改良种nǎi牛568万头,比上年的488.7万头增加16.2%;nǎi类总产量达到1122.9万吨,比上年的919.1万吨增加22.2%,其中牛nǎi总产量达到1025.4吨,比上年827.4万吨增加23.9%,人均nǎi类占有量达到8.79公斤,比上年的7.26公斤增加1.53公斤,增长幅度达21%。这种快速增长是由于国家将发展nǎi业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战略xìng措施,各级政府在政策、资金上对发展nǎi业给予了倾斜和大力扶持的结果,也是各种新闻媒体大力宣传的结果。
同时,我们也应看到,nǎi业发展的最终的决定xìng因素是消费需求。如果消费需求不能持续增加,就会出现供过于求的矛盾,产量增长越快,这种矛盾就越突出。今年春节以后个别地方出现的“倒nǎi事件”,就是这种结构xìng的供过于求的反映。最近我们作了一个调查,随机调查了16家企业,有50%的企业原料nǎi收购价格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这是一个信号。
就目前的情况,加强nǎi的宣传,拉动消费增长是促进nǎi业发展的关键措施,也正是这个大背景下,目前rǔ制品的市场竞争空前激烈。无可讳言,这也是关于“无抗nǎi”问题出现的一个背景。
二、对“无抗nǎi”问题的出现应有一个客观的分析和正确的认识,我想讲这么几个观点:
1、对食品安全的关注是对消费者的健康负责的表现,提出nǎi的抗生素残留问题,引起重视是正常的,无可厚非。
2、饮nǎi安全的保证在于对生鲜牛nǎi和nǎi制品标准的全面贯彻执行,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生产的nǎi应是安全的nǎi。标准包括nǎi的营养成分、理化指标、卫生指标等,是一个全面的要求。nǎi农和rǔ品加工企业应按标准进行生产。是否符合标准的判断和执法检查是质量技术鉴定部门的工作,对标准的执行应是全面的,将标准中的任何一项如“有抗”与“无抗”单独提出,加以渲染,作为判断nǎi的好坏的特征是不科学的。标准的制定要与国际接轨的提法是对的。但不能脱离中国的具体情况,我国的nǎi业标准是根据我国nǎi业发展的现实情况制定的,当然,也是安全的。去年九月农业部发布的《无公害食品生鲜牛nǎi》标准和七部委关于“学生饮用nǎi管理办法”中规定了“抗生素不得检出”,就是我们的现行标准规定,任何一家rǔ品企业生产的rǔ制品中是否有抗生素检出,应以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质检报告为依据,而不是企业本身的“宣言”。我们已经认定的“学生饮用nǎi”定点生产企业已有47家,宣称只有自己是“无抗”,言外之意其他企业生产的是“有抗”,“目前国内只有少数几个城市以及个别外资企业是“无抗”提法,是不切合实际的。将“无抗nǎi”作为“概念”炒作,不利于nǎi业的健康发展。大家都宣布“无抗”后,是否还会炒别的概念,如“黄曲霉”?这样会形成恶xìng循环。
三、不科学的宣传“有抗nǎi”对健康的危害,已经涉及到nǎi的消费。
“nǎi牛吃yào,人吃yàonǎi”、“长期喝‘有抗nǎi’会造成过敏xìng休克,甚至危及生命”。而“抗生素残留,用十万分之一甚至百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