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57 章(第3/4页)  周易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之德。

    赵岐孟子注云。微。小也。高诱吕览注云。微要眇。未萌之萌也。

    说文曰。尾。微也。易以下为尾。上为角。

    说文曰。微。隐行也。春秋传曰。白公其徒微之。

    又曰。??。妙也。从人从攴。岂省声。然则微妙之微当作??。

    荀子致仕篇曰。知微而论可以为师。

    诗民曰。人亦有言。德如毛。民鲜克举之。我仪图之。维仲山甫举之。爱莫助之。毛传曰。爱。隐也。○隐微之地。故人莫能助。

    中庸曰。是故君子笃恭而天下平。诗云。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子曰。声色之于以化民。末也。诗曰。德如毛。毛犹有lún。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

    礼器曰。礼有以少为贵者。以其内心也。德产之致也精微。观天下之物。无可以称其德者。如此则得不以少为贵乎。是故君子慎其独也。案。德产之致也精微。所谓德如毛也。观天下之物无可以称其德者。故民鲜克举之也。君子慎其独。故爱莫助之也。

    管子白心曰。道之大如天。其广如地。其重如石。其轻如羽。荀子不苟曰。cāo而得之则轻。诗曰。德如毛。轻则独行。爱莫助之。

    庄子齐物曰。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太山为小。

    淮南原道曰。神托于秋豪之末。高注。言微妙也。而大与宇宙之总。高注。宇宙谕天地总合也。又曰贵虚者以豪末为宅也。高注。虚者。情无所念虑也。以豪末为宅者。言精微也。真曰。夫秋豪之末沦于无间而复归于大矣。高诱注云。秋豪微妙。故能入于无间。间。孔。言道无形。以豪末比道。犹复为大也。

    意林引太公金匮曰。武王问五帝之戒。太公曰。道自微而生。祸自微而成。慎终与始。完如金城。

    三微附

    易干凿度曰。天气三微而成着。三着而成体。郑注云。五日为一微。十五日为一着。故五日有一候。十五日成一气也。冬至阳始生。积十五日至小寒为一着。至大寒为二着。至立春为三着。凡四十五日而成一节。故曰三着而成体也。正月则泰卦用事。故曰成体而郊也。

    后汉书鲁恭传。恭议奏曰。孝章皇帝深惟古人之道。助三正之微。定律着令。注云。三正。三微也。前书音义曰。言阳气始施。万物微而未着。故曰微。

    陈宠传。汉旧事断狱报重常尽三冬之月。是时帝始改用冬初。孝章。十月而已。元和二年。长水校尉贾宗上言。以为断狱不尽三冬。故yīn气微弱。阳气发泄。招致灾旱。事在于此。帝以其言下公卿议。宠奏曰。夫冬至之节阳气始萌。故十一月有兰shè干芸荔之应。易通卦验曰。十一月广莫风至。则兰夜干生。时令曰。诸生dàng安形体。仲冬一阳爻生。草木皆yù萌动。天以为正。周以为春。正春皆始也。十一月万物微而未着。天以为正而周以为岁首。十二月阳气上通。雉鸡rǔ地以为正。殷以为春。十二月二阳爻生。阳气上通。十三月阳气已至。天地已jiāo。万物皆出。蛰虫始振。人以为正。夏以为春。十三月。今正月也。万物皆出于地。人始初见。故曰人以为正。三微成着以通三统。统者。统一岁之事。栋案。何休公羊注云。统者始也。周以天元。殷以地元。夏以人元。若以此时行刑则殷周岁首皆当流血。不合人心。不稽天意。月令曰。孟冬之月。孟冬当作季秋。趣狱刑。无留罪。明大刑。毕在立冬也。秦为虐政。四时行刑。圣汉初兴。改从简易。萧何草律。季秋论因。俱避立春之月而不计天地之正。二王之春。实颇有违。言萧何不论天地之正及殷周之春。实乖正道。陛下探幽析微。允执其中。革百载之失。建永年之功。上有迎承之敬。下有奉微之惠。三正之月。不用断狱。敬承天意。奉顺三微也。稽春秋之文。春秋于春每月书王。所以统三统。当月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