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9(第1/3页)  雪松三部曲之鼎业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乐老栓在试验中始终绷紧了防燃防爆这根弦。

    开发“高炉喷吹煤粉”技术,最大风险就是煤粉在一定条件下有燃爆的可能性。这种现象专业术语叫“粉尘燃爆”,是指悬浮于空气中的可燃粉尘触及明火c电火花等火源时发生的爆炸。它要具备三个条件:粉尘有燃爆性;粉尘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浓度;有引起爆炸的火源。

    试验中最关键的设备叫“喷煤罐”,经球磨机研磨好并通过振动筛去除杂质的煤粉被排粉风机吹送到喷煤罐里,再通过罐体下方的下煤阀门进入喷吹管道,向高炉风口内喷吹。由于煤粉在喷煤罐中与空气呈混合悬浮状,具备了燃爆三条件中的两个,所以,它是喷煤工艺试验系统中最具危险性的设施,也是乐老栓重点坚守的岗位。

    此时的乐老栓经过多年各种考验的锤炼,已是一位意志坚定c尽心尽责c经验丰富的中层企业干部。如果说,抗战时期从日本侵略者经营的黑山要塞虎口脱险c进入北城钢铁厂后经受住日寇酷刑折磨而保护工人兄弟c新中国成立前夕为救护解放军战士而坦然面对敌人枪口,这些经历使他成为一名爱憎分明c不怕牺牲c对新生活充满朴素阶级感情和劳动热情的觉悟工人的话,那么,解放后个人积极努力上进带来综合素质的提高c组织着意培养促成政治觉悟与业务能力的全面发展c实际工作中应对各种情况积累的丰富经验,则使他成为一位自觉c坚定c果敢c成熟c卓越的党的基层干部。

    承担最艰苦c最危险的工作,这是他的行动准则,也是多年养成的习惯。他认为,钢铁业是在高温c高压c有毒c有害环境下工作的高危行业,从业者要有战士冲锋陷阵般的勇敢精神,那么,基层干部就得以身作则,用行动带出一支敢打敢拼的职工队伍来。

    这次参加技术攻关,他瞅准了喷煤罐是一颗危险的“不定时炸弹”,就在试验中时刻不离它的左右。

    喷煤罐像一把倒置的暖水瓶,罐身为圆柱体,罐颈为圆锥体,用钢板卷制c焊接而成。为防止罐内煤粉燃爆炸毁罐体并伤人,在罐顶设置了压力表c泄压安全阀c防爆孔。在试验中,尤其是进行以燃点低c易于着火燃烧的烟煤为原料的试验时,乐老栓几乎寸步不离喷煤罐,严密监视它的状况。那两次试验初期发生的煤粉自然,就是因老栓及时发现压力表异常,迅速开启泄压安全阀,才防止了爆燃事故发生。

    试验过程中还出现喷枪堵塞c烧损c结渣或喷煤罐下煤不通畅,忽喷忽停等各种状况,使试验无法连续进行。盛铭懋带领攻关小组针对出现的问题认真分析c反复尝试c不断改进系统设施,经过几个月攻关,使连续喷煤时间渐渐延长,系统运行趋于稳定。在此基础上,开始在二高炉进行工业化试验。

    由于该试验由北城钢铁公司和辽钢两家企业同时开发,为相互促进,双方随时沟通进展情况,并经常互派人员观摩c交流。

    六四年年末,乐老栓被派往辽钢互通最新情况,不久传来消息:辽钢喷煤系统发生爆炸事故,像颗大炸弹一样,造成一位副总工程师牺牲,五人受伤,其中一人伤势严重。

    “赵书记,昨晚辽钢喷煤系统发生爆炸事故,造成一人牺牲c五人受伤,其中一人伤势严重。冶金部已经下令,停止继续进行试验。”郝廷魁推开赵天鸿办公室的门,边往里走边语调急促地说道。他是性格非常沉稳的人,像这样不敲门就闯进来,大概是从来没有过的举动。

    “乐副厂长受伤了吗?”天鸿问道。

    “重伤,正在抢救。”郝廷魁回答。

    “赶紧把永乐同志找来!”天鸿说。

    北城钢铁公司迅速组成“赴辽钢处置事故小组”,盛铭懋任组长,组员有乐永乐c北城钢铁公司医院中医科副主任田郁兰,还有一名安全科专业人员。他们又分两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