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之战的胜利拉开了中国大反攻的序幕,滇缅公路可以畅通无阻地运送大批部队和装备等,各种物资顺利通过了这个“东方直布罗陀”,向龙陵战场开去,形势立即逆转。
松山战役的困难的根源在于:
1c第一次远征军失败以后,造成了中国精锐的巨大损失,然而恶果不仅如此。因为远征军第一次远征失败,给予日军近乎1年的时间去修筑阵地。日军在这段时间建立了半永久性的防御阵地和防御工事,这样的防御体系,让第二次远征军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和时间。因为日军的要塞是深入地下,上中下三层的防御工事。破坏他们的方法只有李弥将军的挖地下通道再用炸药炸的方法,但这个方法耗时太大。
2c是为了解救高黎贡山之困局,松山战役一开始,高黎贡山即被攻克。因为高黎贡山的日军回撤松山放弃高黎贡山,所以松山战役是面对高黎贡山和松山2股日军的。
3c滇西远征军不等于中国驻印军。
史迪威的计划,x为驻印军,广西桂林为y既滇西远征军,y在中国大陆在组建一支美械师。以共组近60一90个美械师,作为史迪威大陆反攻战的绝对核心。
但是事实上z部队没有成立,日本就投降了。x部队是史迪威亲自经营质量最高。而y部队,就是滇西远征军,其实装备不如驻印军充足,训练也不如驻印军充分。
滇西远征军和中国驻印军在芒友会师,你就可以看到两军的差距,y部队只能是半美械。
所以,我们今天下午的决赛,就是逐一攻克地面和地上的碉堡或战壕,直到胜利。
对了,乔治上校,你有没有什么说法?因为,你下午也是盟军的最高指挥官哪。我和你们龙渊教官,都想听听你的分析,或者说,你的战役设想。
雷电少校说完,对着我阳光的一笑。
好的,少校同志,还有,龙教官。我发表一点不太成熟的想法,请你们批评指正。
其实这场战役能够打成这样的战役已经相当不易了,日军也早就已经没有了进攻的准备,而是在他们的阵地开始修建了大量的堡垒,这些堡垒极为坚固,甚至有很多堡垒都是在松山内部,里面四通八达,可以迅速通往各个地方。
要知道日军修建堡垒的本事还是不错的,就比如说硫磺岛,美军为了获得这场战役的胜利,损失惨重,很多人对鬼子的这个阵地都是相当佩服的,因为想要攻下实在是太难了。
虽然现在说有点马后炮,但松山战役中国远征军伤亡如此之大,完全是高级指挥员指挥失误,作战思维僵化,白白的牺牲了那么多中下级军官和士兵的生命,其实松山战役,中国远征军武器装备是要好于日军的,作战人数对比更是悬殊,中国方面还有空军的空中支援,而日本还没有空军支援呢,基层官兵打的也很勇敢,但高级指挥官就是不可理喻了。
路线的选择,作战方式的选择都是蠢不可及,完全是不拿基层官兵的生命当一回事,比如老是想着拿下松山主峰,几次陷入日军的交叉火力之下,部队是一批一批的冲上去送死,就不知道变化一下战术,稳扎稳打。
在松山战役中,中队并没有什么有效的进攻方法,只能不停组建敢死队向鬼子冲锋,但是在鬼子的火力网下,几乎没有人能活下来,阵地都被鲜血染成了红色,在前面冲锋的战士全都牺牲了,在后面跟着的同样牺牲了。就是这样不停地冲击防守在这里的日军,这里的日军同样也不怕死,不断地射击,阻挡着中队的进攻。
2万对一千多,打了三个多月,日军打到最后都弹尽粮绝了,还是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才拿下来。
与之对比,越战时越军的鬼屯炮台,解放军只用一个星期,就把越军全灭了,这才叫打仗呢。
研究松山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