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20 章(第1/4页)  中国远征军史4299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上衣,戴着一次大战时期的硬边帽,在训练的中国士兵中来回走动。他耐心地卧倒在士兵的身旁,为他们做示范,校正瞄准点。由于语言障碍和缺少翻译人员,训练主要通过示范进行。美国军官担任教练,中国军官执行纪律,管理日常生活、膳食、水电、医yào、运输等事务由英印军官负责,中美英三国合作,使训练顺利进行[注:吴湘湘:《第二次中日战争史》第868页。]。

    士兵基本训练时间为六周,期满后由中国军官按照美军要求的标准继续训练,美国军官担任督导。在兰姆伽,中国军官接受战术和作战技术训练,士兵学习使用步qiāng、机qiāng、迫击pào、火箭筒、反坦克pào和用于特种作战的其他装备,还要接受丛林作战训练。火pào课程用于学习使用驮载pào、榴弹pào和用于丛林作战的突击pào。作战指挥官和军士要学习战地卫生和医疗救护,属于计划组建的30个师的军官也被空运到兰姆伽,接受为期六周的指挥和参谋训练。

    驻印军营养较国内好些,医yào卫生很完善,疾病很少。更重要的是没有逃兵[注:郑洞国、覃异之:《中国驻印军始末》,《文史资料选辑》第8辑第80~81页。]。部队的士气,尤其是新组建的pào兵部队士气非常高。史迪威认为中国士兵学习掌握军事技术非常快,来自农村从未见过qiāngpào的农民一个星期就学会了如何使用驮载pào和榴弹pào,许多人还兴致勃勃地学会了cāo作野战电话和无线电台。

    史迪威严令禁止美国教官体罚中国士兵和干涉中国军官执行军法,强烈反对中国军队克扣军饷的作法。他坚持采取集体点名的方式,把津贴直接发到士兵手里,从而改变了中国指挥官按人员总数领取津贴的办法,这样就与中国驻印军副总指挥罗卓英产生了矛盾。此后,罗卓英又坚决拒绝美国人chā手行政事务,矛盾遂逐渐激化。史迪威呈请蒋介石撤回罗卓英。

    蒋介石把罗卓英调回后,撤销副总指挥部,把中国驻印部队改编为一个军。蒋介石原打算派邱清泉为军长,但何应钦认为邱的xìng情粗暴,如与美国人关系不好,影响美援,他向蒋介石建议派郑洞国为军长。1943年春,郑洞国赴印上任,成立了新一军。编制齐全的第一支中国驻印军诞生了。

    新一军成立后,整个军部只有四十多人。新一军最初下辖新二十二师、新三十八师,每师步兵3个团、pào兵2个营、工兵1个营、通讯兵1个营、辎重兵1个营,外加卫生队、特务连。每团3个步兵营,迫击pào和平shèpào连各1个,1个通讯连、1个卫生队、1个特务排,全团约3千人。每营有3个步兵连、1个机qiāng连。每连3个排,每排3个步兵班、1个轻迫击pào班。

    总指挥部的直属部队有3个pào兵团,每团重pào36门。1个汽车团,有载重汽车400辆。两个工兵团、两个化学兵团,以后改设为重迫击pào团,每团有重迫击pào48门。骡马辎重兵1个团、1个特务营、1个通讯兵营、1个战车训练处[注:中国驻印军前总指挥办公室编辑:《中国驻印军缅北战役战斗纪要》上册,1945年版第79~80页。]。

    史迪威回重庆后,把在兰姆伽训练中心拍摄的照片送给蒋介石。蒋介石从照片上看见了训练过程和pào兵部队的情况,他十分满意,立即批准继续把部队运往印度。

    兰姆伽训练营以训练步兵和pào兵为主,史迪威特别关心把pào兵和步兵的比例从9比1提高到3比1,他认为这样中国陆军就具有与日军陆军同等的火力,加上美国空军的威力,就可以压倒日军。由于盟国原定在1942年冬天收复缅甸,所以训练工作进行得很快。士兵完成常规pào使用训练后,要在丛林沼泽地区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