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3 章(第1/4页)  1937:一名英国记者实录的日军暴行4306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地位;不驻扎军队,不设立军事机关,不加轰zhà,使留在南京的二十万居民,在最危急的时候,可以获得躲避的处所。因为,据我们看来,中国军队在上海附近所表现的抵抗力量,现在已被击破,他们的战斗精神也已大受挫折。中国军队不能长期抵挡日方大pào、飞机和坦克车的优越火力,加以日军在杭州湾登陆成功,进攻中国军队的侧翼及后方。所以南京的陷落已不可避免。

    第一部分 南京的活地狱第2节 非常恐怖的一天

    “十二月一日,南京市长马超俊把难民区的行政责任,jiāo给我们,同时jiāo给我们四百五十名警察,三万担米,一万担面粉,一些盐,并允许拨助十万块钱,我们不久确就收到了八万元。首都卫戍司令唐生智将军也推诚合作,肃清难民区中的军事设备,军队纪律严明,秩序很好。直到十二日日军进城以前,还是如此。偶尔也有抢掠的事情,但限于少数的食物。外国人的财产,尤加注意保全。十日之前,我们还有自来水,十一日之前,我们还有电灯,直到日军进城那一天,电话始告中断。日军轰zhà似乎也不以难民区为目标,所以那时的南京还相当安全,和现在的情形比较起来,真不胜有天堂地狱之感。固然,我们也有若干困难,米堆储城外,车夫要到子弹横飞的地方去装米,不是儿戏的事情,一个车夫给弹片击伤一目,有两辆卡车曾为军队扣留。不过比较以后所遭遇的困难,那就毫不足道了。

    “十二月十日,难民潮涌而至,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陆军大学及其他所有学校,都已挤满了难民,我们不得不把收容所扩展到最高法院、法学院、华侨招待所等处,打开大门,派人照管。紫金山前日军指示pào火目标的气球,隐约可见。重pào不断轰击南门,pào弹纷纷落在城内。第二天早上,难民区的南端落了几个pào弹,在福昌饭店附近死了约四十人。我们的稽查员德商上海保险公司的代表史波林君(Eduard Sperling)住在福昌饭店内,受了微伤。美国pào舰巴奈号溯江而上,我们放弃了乘舰离开南京的最后权利。

    “我们二十七人留在南京,包括美侨十八人,德侨五人,英侨一人,奥侨一人,和俄侨两人。巴奈号pào舰上,美孚和亚细亚火油公司的汽艇上,以及其他船只上,载了一批外侨驶向长江上游,他们都盼望能够早回南京。可是当他们重返南京时,已经是面目全非了!

    “十二日那一天是星期日,我在难民区中的公事桌上埋头工作,我们的总办公处设在前外jiāo部长张群的公馆内,很舒适,而且有南京最考究的防空壕。

    “过去两天内,飞机不断在我们的头上翱翔,pào火也异常猛烈,墙坍垣倒,城南的损害,实异常惨重。中国军队的死伤数目虽不得而知,但一定是很大的。日本也承认占领南京之役,牺牲了四千人。

    “中国军队在十二日午后,已经开始总退却。他们纷纷从南门退入城内,许多士兵穿越难民区,但并无越轨行动,唐生智将军曾请求我们向日方接洽暂时的休战,史波林君允许前往试探,但已经太迟了。唐氏当晚走出南京,全城顿时陷入混乱。去下关和江边的路上,情形狼狈异常,堆满了中国军队所抛弃的来复qiāng、子弹、皮带、军装、汽车、卡车等等。无数的车辆燃烧着,一片可怕的大火场。通下关和江边的城门已经关闭,恐怖万分的士兵纷纷用绳子、绑腿布、皮带和布条吊上城墙,许多人是跌死了。而最为凄惨的景象则在江边。如痴如狂的士兵,挤上江边的民船,因为载重太多,民船是倾覆了,沉没了,许多人是这样溺毙了。许多人想用木筏渡江,结果也遭遇同样的命运。许多人是逃出险境了,但一两天以后,他们也许又遭遇日机的轰zhà。

    “有三连士兵在长官指挥之下,越过离南京以上三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