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章 丰富型人的人性真相是透明的(第1/6页)  透视人性弱点22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透视人性弱点22招最新章节!

    衡量人的真正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没有人会发觉的时候做些什么。

    --孟德斯鸠

    人对人性弱点的关注是合情合理的。要想具有识透他人的能力,就要加强对人内心的动机、影响到表面所呈现的特征进行观察,并加以细心的揣摩,然后进行分析总结,有针对性地个个突破,才能有所成效。看透人心的艺术,不能只靠理论来解决,因为人不是傀儡,不会按照他人所预定的计划去行动,必须结合实际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微妙的关系来进行研究。目光如炬的穿透力,洞窥先机的观察力,见微知著的感受力,举一反三的想像力,这些是瞬间看破人心的内在活动的关键。

    通过察言观色来揣摩对方的行为,你可以仔细观察对方的举止言谈,捕捉其内心活动的蛛丝马迹;也可以揣摩对方的状态神情,探索引发这类行为的心理因素。

    公元1642年,明朝大将洪承畴在松山战败被俘。皇太极力劝其投降,但洪承畴誓死不降表,只求速死。皇太极无可奈何,只得烦劳范文程前往劝降。范文程是清王朝著名的谋略家。原是明朝落第秀才,满腹经纶,有智谋,有远见。努尔哈赤兴起后,范文程在抚顺谒见他,对策论学,纵横古今,受到努尔哈赤的重视。

    范文程去看望洪承畴,却绝口不不提劝降之事,只是随便闲谈,从中观颜察色,旁敲侧击中见真实。说话当中,风吹梁上积尘落在洪承畴衣襟上。洪承畴这个决意将死之人,却几次轻轻将落尘拂去。这个下意识的动作,他人不会留意,却逃不脱明察秋毫的范文程的目光。他由此判定洪承畴必可说降。他向皇太极满有把握地报告说:“我看洪承畴是不会死的。他连自己的衣服都那么爱惜,更何况自己的性命呢!”皇太极闻听此言大喜,若是洪承畴这员大将归顺,对他统一中原是十分有利的。果然事情不出范文程的意料之外,皇太极于是对洪承畴进行了一系列的劝降活动,而一向自视为明朝最后一位忠臣的洪承畴,最终还是俯首投降了。范文程这种由表及里,通过细致观察外部特征,推测其心理活动,观察入微的识人之术,达到神绝妙的地步,这也为他作为清朝的谋略家奠定了基础。与孙子齐名的古代军事家吴起曾这样说过,凡是战争开始,首先必须了解对方将领的个性,然后才研究他的才能。换句话说,面临战争的时候,应先调查敌将个性,通过个性看清他的弱点,然后再观察他的能力,依对方的状况来运用适当的手段。如果敌将是一个没有主意,并且随便听信别人的人,我们可以用各种方法引诱他,使他暴露意图。对于贪婪而不知耻的人,可以用财宝收买他。面对单调而不重视变化的人,我们可用策略来使他疲于奔命。敌将如果奢侈浮华,不顾部下的贫困,我们可以利用他部下的内讧,使他们内部分化。敌将如果是犹豫不定、毫无主见,并使部下无所依靠的人,则可用恐吓的手段使他们惊逃。诸如此类都是一些怎样看透人性弱点的窍门。这些无论在古代战场,还是今天的商战,个人生活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一般情况下,如果能透视对方,并运用适当的策略,就能胜算在握。同样的道理,把它运用到人与人的关系中,效果也是一样的。

    人的个性千变万化。如果你在生活中仔细观察,就一定会发现不同个性的种种表现。一个识人高手,能够通过对方微不足道的表面现象,来了解一个人的内心世界。

    美国大财阀之一的洛克菲勒,就是观察人心的高手。他能通过一些微小的细节看透一个人。他根据对方的居住环境,也能发现其真实的面貌。譬如,利用假日出其不意地到同事家里拜访,随意看看其柜上所摆放的籍,即可了解对方的兴趣以及个性等等,并对自己的经商提供依据。

    要透视别人,首先要注意从什么位置去透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