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宗教信仰的人也可以感谢食物和相关的人。对我而言,饭前感恩的主要目的是提供短暂的自我内省,懂得珍惜、分享我 们的食物,以及大家欢聚一堂的气氛。短暂的等待也是有益的,就像生活中大多数事情一样。
孩子要参加饭前的餐桌布置和饭后的收拾。他们从中可以体会到秩序和美感。精心布置的餐桌,不仅让人心情愉快,也是一 种价值观的强化。有顺序的摆放餐具、餐巾纸,留下放汤锅的位置,营造一种关爱和尊重的气氛,这些是仪式的基本成分。
放松而有序的就餐帮助孩子吸收食物中的营养,减少两餐之间的点心。我将在第十四章充分讨论就餐的习惯。
就餐的jiāo往xìng
就餐是每日全家人聚在一起的时候,无论如何,至少坚持每天一起吃一顿饭。如果早餐大家在一起,就得头天晚上把餐桌布 置好,早晨早点起床。餐桌提供了说话的机会,互相jiāo流新闻、做日程安排、谈谈学校发生了什么事、周末谁来家里玩、爸 爸要到哪里去开会……
欢迎客人一起用餐,面对面围坐时,大家的高度相近。分享食物有助于克服人与人的隔阂,使每个人放松。
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就餐是观察别人怎样jiāo谈的良好机会,等他们长大了也会参与进来,但小的时候别让他们成为谈话的 主角。他们能说话,但必须学会倾听别人的说话。如果一些家长吃饭时看报或听收音机,就餐的气氛就被破坏了。我知道有 一家人,父母禁止十几岁的孩子吃饭时辨认食品包装袋上的细目,孩子们声明是为了学习外语,他们已经知道“糖”和“人 工调料”的7种不同语言!但不应鼓励小孩子这么做。
睡前准备
如果上床前孩子尖叫、四处乱跑,就没有为安静地入睡做好准备,也使得父母完成不了该做的事。
最好能在3岁之前建立起良好的作息习惯。睡前的活动对营造睡觉的气氛很重要,如果孩子疲劳又烦躁,那对于所有相关的 人员都不是愉快的经历。我觉得整理收拾东西是很好的睡前活动,它反映出睡觉过程中发生的事:身体和头脑在象征xìng地收 拾、整理、重新“充电”。整理过程把过剩的能量引向安静的行为。“让我们看看这些砖放在哪里好?放在篮子里怎么样?” 不要说:“这是最后一次告诉你,把讨厌的砖头拿走!”问话比命令更容易让孩子一起参与。“泰迪(玩具熊)在哪里睡觉?” 孩子很可能拿着泰迪,带你走到泰迪的地方。你要为孩子准备架子、柜子和容器,使得任何一样东西有适当的地方摆放。管 理、记忆和分类既是有用的组织技能,又是良好的行为。
洗漱和换睡衣是另一项主要活动。通过模仿,孩子越早自己做越好。模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开始时,他们动作慢,效率低 ,我们要耐心。离开浴室前,要求孩子整理一下,至少把脏衣服放进洗衣筐。幼小的孩子还没有产生对做事的厌烦,应让他 们做些家务,以面对小小的挑战。
为使孩子产生上床睡觉的动力,讲个故事或喝杯牛nǎi,是可以满足孩子的小小贿赂。
保持整个过程的连贯xìng很重要。你不要半途而废,别让他们接着又玩半个小时,不要在孩子上床前打半小时电话,以致他们 觉得有比睡觉更重要的事。总之,孩子要睡觉,他们上床后,你再做要做的事。
孩子躺在床上后,你可以给他们讲个故事,但不要太生动形象,或令他们感到害怕。第十章我要专门谈到故事。有时家长也 可以平静地说说白天发生的一些事。
拉上房间里的窗帘,光线要暗淡。可以做简短的祷告,体现出内心的沉思和感恩。年幼的孩子认为世界是善的、有意义的, 他们对祷告易于接受。我在别处给出几个祷告的例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