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可以像电影《黑暗中的舞者》里视力渐弱的塞尔玛那样,用想象和音乐游走世界,满足你的晚年生活。
同行的人很重要
我向来喜欢自助旅行,如果要跟团,我会选择大家素质一致的团,或是专业人士所组的团,比方建筑师团、艺术家团、教授团……因为跟这些人出去,除了旅程中的收获之外,我还可以向他们学习观看建筑的角度、对艺术品的评论与分析,看到我自己没觉察到的旅行细节,等于我多带了好几副眼镜,去经历同一趟行程。但如果同行的人没选好,你可能会在旅行中听到充耳的抱怨、不快,搞到后来哪都不好玩。
旅行后的态度
英国作家G.K.切斯特顿说:“旅行的目的不在观赏异地风光,而在以观赏异地风光般的心情,重新看待自己的国家。”在旅行时,我看到与我迥然不同的文化与生活,我也会揣摩异国人看待我们的好奇眼光。有时我会把自己当成外国人般地生活在台北市,我开始对地铁站里等车的人,产生如我在纽约地铁对候车者的好奇,用异国的眼光看自己已经习以为常的生活路径,真的会发现新东西;甚至在自己家里,以观看18世纪老宫殿中一个厅堂的眼光来看自己的房间,让我在每天吃住坐卧的平凡处,意外地有新的发现与惊奇,这就是旅行后的副作用。
自我养成教育之四:人际
一个人所读、所看、所钻研的一定有限,所以你们需要各式各样、各领域专业杰出的朋友,像是自己的智囊团,能有定期的会面或读书会更好,选看同一本书,分享彼此不同的观点,或是看不同的书,连接不同面向的知识视野他们就是你在工作创意上很重要、最鲜活的信息搜寻引擎,他们可以扩充你的脑容量,延伸你的观点,迅速扩大你的能力版图,他们也将会是你未来可以跨领域合作的伙伴。
在《解读天才》这本书中提到,达尔文的工作伙伴与朋友,包括:收集家、兽医、园艺家、动植物养殖者、养蜂人、玫瑰栽培爱好者、畜牧业者、苗圃主人、养蚕业者、农夫、驯马师……这些人都成了他写《物种起源》很重要的信息来源,所以人际情报网的建立非常重要,他们都是你延伸无限的感官智慧、围在你身边帮忙煽风点火的风火轮,你可以以一个人的力量,运转出数人、数倍的工作效能。
自我养成教育之五:环境拯救贫穷大作战的训练敏感度要从你平常的生活中点点滴滴地培养,就如同波西格所说的:“……我们从所观察到的事物当中选出一把沙子,然后称这把沙子为世界……我们把沙子分成许多部分,此地、彼岸;这里、那里;黑、白;现在、过去;也就是把我们所认知的宇宙划分成许多部分。但是我们看得愈久,就愈会发现它的不同。没有两粒沙是一样的,有一些在某方面相同,有一些在另一方面相似,而我们可以根据彼此之间的类似和差异,堆成不同的沙堆。我们也可以按不同的颜色,颗粒不同的大小,不同的形状或者是否透明来分。你认为划分的方法一定有尽头,但是事实却不然,你可以一直分下去……”(引自《万里任禅游》)除了刚才提到,可以用异国观光客的角度,重新看待你已经熟悉的环境之外,还有就是要对你身处的环境非常敏感、细心观察。比方我就会想,如果有一天,我被指派要来重新规划:我周遭方圆五百公尺内的住商环境,我该怎么规划?道路应该怎么重新设计?公园要移到哪?哪些建筑可以不要?还需要增加哪些店家?……这让我平常就有随时解决问题的思考习惯。
还有,受到日本电视节目《拯救贫穷大作战》的影响,我会去预测一家新开的店,究竟之后会生意兴隆,还是没多久就倒闭?如果我觉得会倒闭,我会再进一步思考:大概多久会倒?真正倒闭的原因是什么?如果要我为他们拯救贫穷,我该帮他们想哪些对策?该如何重新设计店面与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