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6章 地主与佃农(第1/3页)  明末命运之抉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杨昭显得颇为惊讶,看着刘老三,说道:是啊,这天气冷飕飕的,外面冰天雪地的,让大嫂多烧一点姜汤,给弟兄们喝喝,好御寒啊。

    哦,这位哥子,不知今年收成如何?

    刘老三叹息数声道:哎,大概老天爷真的要收人哦,我们家有个儿子个媳妇,1个女儿,个孙子,全家大10个人,人丁兴旺。

    自己祖上那点田不够种,除了自己耕种10亩水田,还写了隔村地主王家10亩水田面积,这今年就像去年一样,在千年冬天大雪飞飞,但到了夏天的时候又是天旱,这地里土地收成不到往年八成啊。这一年下来0亩水田面积才打到担稻谷(在民国时期,一亩可以打挑谷子,在明末无论如何可以打挑谷子),连往年八d不到啊。

    哎,看来下界那些人作孽太多,老天爷真的要收人哦。要不这几年怎么连年天灾人祸,为什么大山里面有这样多老虎呢?

    听老人又说下界收人,杨昭感到内心一紧,面色铁青,问道:哎,老哥,这十几年天气是有点怪异,有的像北方的气候。

    老哥,去年衙门不是废除三饷嘛?按理说你自家耕种土地地租要少很多吧?

    刘老三摇摇头,叹息道:哎,这少不了多少?我们虽然不像那些地主开垦荒地那样多,但好歹也开垦了一点荒地,祖上留下的10亩水田面积,有4亩是开垦的。

    今年地里收成是这样的,夏天收上来担稻谷,16担麦,但要缴给地主八担粮食,4担麦,如此留给自家的不过4担稻谷,1担麦而已,需要缴纳1担斗稻谷,八斗麦,如此留下来的不过4担粮食而已,一家10口人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农忙的时候每天还能吃上饭,农闲的时候只能搭着野菜野果吃啊。

    杨昭微微一怔,看着刘老三说道:刘老哥,你还不错,经营得法啊,现在衙门重新清丈土地,清理人口,免除三饷,对你影响大不?

    刘老三摇摇头说道:我们这些本分人家,看不出有什么影响,就说丁赋吧,自从前年老二结婚以来我家向来是缴纳个丁赋的。

    再说田赋,按照衙门的规定,这10亩水田面积应该缴纳1担斗,而往年我6亩水田那可应该缴纳1担4斗而已,减少得有限啊,我们这些自耕农那家那户没有开垦一点荒地。

    这知县取消三饷,只是将很多过去隐瞒下来的东西全部公开了。只是让那些土豪劣绅无法再偷税漏税而已。

    就拿我们隔村王家,他家光水田就多出了00亩面积,好家伙,这次缴纳正赋那可比往年足足多了4八担啊。过去大家都还以为他们是积善之家,现在一看竟然偷税漏税这么多呢

    杨昭内心一沉,在重新丈量土地,免除三饷之后,各地出了很多段子,很多段子说将过去不合理不公平的变得更加公平而已。难道自己苦推的政策,只有这点好处?

    杨昭眉头皱成一个山字,问道:刘老哥,我风闻这个知州不顾众人反对,清理土地,清理人口,难道仅仅这点好处吗?

    刘老三连连摇头道:这位老弟,当然不止这一点,我们大家闲聊的时候,感觉其他政策好处更大啊。你老弟想想,就是重新丈量土地也是有好处的啊,我们老百姓虽然没有得到多大好处,但更公平了啊。地主老财家里有数倍的荒地过去没有缴纳正赋,重新丈量土地后一样缴纳赋税,这可看出我们知州大人还是为我们普通老百姓着想啊。

    此外,清理出来的荒地,安插那些流民耕种,每个村都或多或少的增加了~户,安定民心,耕种土地的更多了,至少不像过去,这两天每天都见到什么讨口子的。

    还有,更重要的,是其他配套政策,比免除三饷更有实惠啊。现在不像过去那样征收银子,你不知道,过去征收银子,大家在秋收的时候将粮食卖出去,价格比平时要低4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