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六章:蘅芜画苑(第3/5页)  红楼剑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中是如何表达情感的。”

    杜衡钗道:“我其实很欣赏西方人的这种表现方法,很直接,譬如凯特你,初学画画,同样可以将这幅画所要表达的三种感情一一表明出来,我说一一,是因为,这三种情感是分别通过父子三表达出来的。画显然不是这样,它所蕴藏的每一种情感都不是靠局部的表象来表达,它靠的是一种整体的气韵的流动,你们西方人讲究形式美,而东方人则讲究内蕴,因此,学画,初入门径者,断断不可能画出别人的作品,否则,纵然形似,其神韵却相去甚远。”

    经过竹儿一番解释,曹汜显是明白了衡钗的话,曹汜望着杜衡钗道:“姨娘你说初入门径者无法窥得画中神韵,却不知画总是以作者的情感为主体,以外界万物为客体,所谓以情驭物是也。那么,画的本身,本就是作者一霎那间情感的体现,别说外人无法体会个中心境,但凡同一个人却也做不出完全相同的两幅画来,须知情感,可是稍纵即逝的。”

    杜衡钗惊喜地望着曹汜,点头道:“孺子可教。”

    二人谈话之中皆是汉语,那班少年如何听得懂,先见曹汜叽里呱啦讲了一大堆,又见杜衡钗赞许的笑容,均莫名其妙。衡钗却知毫无必要将曹汜的话译给他们听,于是接着道:“我们试以苏东坡先生的《枯木竹石图》为例,按照西方人的观念,这幅画是不能称之为画的,石非石,竹非竹,枯木非枯木。苏东坡一开始就把行与神、形与意分开看,他曾说:‘观士人画如阅天下马,取其意气所到。’他一生作画不循常理,他曾以朱色画竹。有人问,哪有朱色的竹子?他反问说,竹生时何尝逐节生。”原来那竹枝上挂的书画之中,当真有一幅《枯木竹石图》,却是衡钗亲手所绘,得其三分神似而已,杜衡钗继续道:“于书画中见真性情,是东坡先生一生孜孜追求者,是以这幅画看上去竟似草率随意,约略示意。正如米芾所评:‘子瞻作枯木,枝干虬曲却无端,石皴硬,亦怪怪奇奇无端,如其胸中盘郁也。’可惜面前没有真正的《枯木竹石图》,这幅画是我可以求其形似,然只得三分神似。”

    凯特听到杜衡钗叹息,道:“老师,我家中有一幅苏东坡先生的真迹,正是那幅《枯木竹石图》。”

    杜衡钗滔滔不绝的绍介了《枯木竹石图》半天,原意正是引凯特这句话,此时却装作诧异的样子,道:“你家中如何却有中华的字画。”

    凯特道:“我父亲有两种癖好,一是剑,然而父亲喜欢画的程度远在剑之上,父亲大力搜集天下各种字画,无意之间竟得到一幅的字画,如获至宝,曾邀同道之人赏玩三日,众人都笑道:‘这也叫画?’一幅轻蔑之态,父亲当时便生气了,仿那人的口气道:‘你也是懂画之人。’气得那人拂袖而去。”

    杜衡钗道:“可否明天带那幅画过来,给众人一观。”

    凯特道:“我想父亲会同意的。父亲常说画逢知己,犹胜剑逢知己,父亲也是仰慕老师很久了,只是无缘拜会罢了,等我明天把画取来。”

    晚上,曹汜对杜衡钗道:“姨娘,如何能将那幅《枯木竹石图》还璧中华,我想,那是苏东坡居士心血所聚,后辈子孙不肖,竟让它沦落到海外异域。”

    杜衡钗道:“那庄主既然是喜欢之人,金帛自不能动其心。这件事当真有点棘手。哎,且等明日见过那画再说,说不定那也是一张赝品,我觉得这件事有些古怪。据传,那幅《枯木竹石图》因为乾隆皇帝所喜,一直秘藏于大内,如何沦落到英吉利。”

    次日,凯特果然将那《枯木竹石图》带到了蘅芜画苑,众人一见之下,果觉如杜衡钗所言,石非石,竹非竹,枯木非枯木,但整幅画看起来却无处不张扬着一种挺拔俊秀,崎岖虬劲,乃至桀骜不驯,落拓不羁的生命的风采,曹汜心中暗暗称绝,不愧是画。

    杜衡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