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章 第十二回享天伦乐尝香梅汤赏繁华欣见爽利人(第1/3页)  [红楼]明月照玉楼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却说明月那日因吃了那甜汤,倒是想起一样方子来,左右无事,正好也风雅一回,遂披了大毛衣裳就往小厨房去了。碧笙忙得丢不开手,一叠声唤了两个七八岁的小丫头,一个叫霜苒,一个名露葵,一左一右跟了明月去才放心。也不知道她鼓捣些甚么,一时无暇理论,且不在话下。

    又是几日光景,郗夫人因忙得好些了,这日午间恰逢甄子逸不欲出门,便唤了明月一同用饭。夫妻两个近来不曾得空细问女儿起居,正拉了明月连问冷不冷,下人服侍得可尽心等语。明月笑眯眯道:“池雨、晚晴两位姐姐哪日里不来问个三五次,况且碧笙和妈妈们都是娘身边出来的,行事自不必说,我那里万事都是妥帖的,请爹娘只管放心。”郗夫人两个听完既赞她乖巧省心,又怜她懂事太过。说话间晚晴带小丫头从小厨房提了饭回来。郗夫人深受其父之教诲,素来不爱铺排,虽她天分奇高,诸事一点就通,每常叫人不意其长于山野,倒以为是金尊玉贵的大家出身,然则私底下却率性超脱,并不为外物所困。可巧又遇上个真名士风范的甄子逸,二人不单行事随性而至,日常用饭也只爱新鲜二字,并不一味追求珍奇名贵,若是合了口味,一饭一汤也可,几碟小菜亦可。明月这些日子的份例算来倒比他两个要多,却是单给她加补之意。

    此时摆上来的也不过六七个碗碟,甄子逸见皆是鲜爽可口的菜色,只是中间一个汤碗,拿盖子遮得严实,隐隐有清香传来,便好奇道:“这个是什么?”郗夫人便拿眼去看底下人,池雨站在明月身边笑道:“这个是姑娘的主意,说是老爷太太连日操劳,拿这个开开胃口,若用得好,就是她孝心虔了。我们都说好巧的心思呢。”待人上来揭了盖子,一时间满屋俱是幽淡的梅花香气。明月亲盛了汤奉于爹娘,二人见碗内几个豆大的团子,皆是梅花形制的,或是含苞或是盛放,品种姿态各异,吃到嘴里只觉饱满弹牙,再喝一口汤,更是满口余香,竟如置身松海梅林一般。

    子逸直赞好汤,一时又用了两碗,郗夫人喜得拉了明月道:“好孩子,难为你怎么想出来的。”明月暗道:“便宜娘在上,岂不闻后世有拿来主义一说。我哪里有那个本事,不过是借了曹公的稿再润色几笔罢了。”叫郗夫人又搂住夸了一番,倒惭愧了起来,只好拿手握住两腮佯羞道:“娘好没意思,明着是夸我,实则不过拐着弯的赞自己,这才几日工夫,怎么就调/教得这样伶俐了,果然名师出高徒呢。”郗夫人拿帕子捂了嘴,笑得前仰后合,子逸也笑道:“这有什么好说的,自然你娘是天下第一巧,你只好屈居第二了。”说得众人都忍不住笑了。

    郗夫人一高兴,便多添了半碗饭,甄子逸见爱妻欢喜,自己更觉欢喜。他两个在家时并不如何谨守食不言那一套,一时其乐融融用了饭,明月倚在郗夫人怀里,跟她背做汤的方子,不过是个巧字。那印面的模子足刻了二三十样梅花,都只有豆子大小,合面时需拿梅花泡了泉水,用巾子拧出汁来,再一个却是多亏了文嫂子渍的好梅卤子。汤底也需得多添松针松子等物熬了鸡架取其鲜香,连烧的柴也是梅枝。郗夫人听罢不由揉了明月笑道:“这样刁钻,却不是难为你,竟是难为厨房里的人了。”明月小脸飞霞,扭着身子不依道:“就只难为了文大娘,没烦着别人。”惹得众人又笑起来。

    碧笙见主母兴头,也在一旁帮腔道:“可不是么。花瓣是姑娘自己去采的,天不亮就去了,说是不能见露水,出来的味儿才好。泉水也是姑娘拿了罐子去汲的,为着心诚,统没让我们沾手。”郗夫人听了忙收了笑容,心疼不迭道:“可冻着了不曾?傻孩子,有什么叫她们去做便是,况且又何必非要大晚上去采花儿呢,若是你冻病了可怎么好。”明月忙伸出一双小手让她看:“我带了手炉,穿了好厚的衣裳,行动间还嫌热呢,哪里就冷着我了,娘只管瞧,一点都没有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