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4 章(第3/4页)  装甲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进攻反坦克地带。就进攻反坦克地带——即若干道堑壕防线——而言,进攻坦克将遇到的主要障碍是限制机动的障碍,如堑壕和反坦克武器。

    [注:马其诺防线就属于这一类。]若不能越过堑壕,进攻显然会失败,若不能压制反坦克武器,攻方肯定会损失惨重。

    在康布雷战役,坦克利用束柴来克服越过堑壕的困难。坦克把车顶上载运的大捆普通束柴放落在堑壕内,以便在坦克越过堑壕时用支撑坦克的尾部。后来,这些束柴因为很重,故用六角形框架以代之。这两种器材都能使一辆二十六英尺长的坦克越过十五英尺宽的壕沟。第二个难题是利用烟幕弹来解决的。

    在这类xìng质的战斗中,困难并不是要越过一道堑壕防线,而是要越过若干道堑壕防线,因为每辆坦克只能带一捆束柴或一副框架,因此必须采取的机动样式就相当复杂,在康布雷战役中,机动样式如下:进攻的整个正面分为若干个坦克地区,每个地区的四周都是堑壕——即,该地区的前后各有一道堑壕,左右两侧还有jiāo通壕。因为要越过三道堑壕防线,故每个地区都配置了一个分排(三辆坦克)。分排的每辆坦克都带有一捆束柴。在每个分排的后面都有三个独立的步兵组跟进:(1)堑壕填塞组,该组停留在先头坦克过壕点,并在该处填平堑壕。(2)堑壕肃清组,该组在一辆坦克的掩护下,把堑壕内之敌赶向左侧下一个过境点。(3)守备组,该组在肃清堑壕内之残敌的同时负责守备,并担任预备队。

    坦克进攻的样式如图十三所示。先头坦克没有步兵在后面跟进,它向前运动,压出一条穿过铁丝网的通路,抛下束柴,越过堑壕,驶入坦克地区的中心,并在此转为前卫,两辆跟进的坦克,即2号和3号坦克,利用1号坦克放落的束柴越过堑壕,3号坦克以及其后跟进的步兵一直前进,与此同时,2号坦克及其后跟进的步兵(欠堑壕填塞组)向左运动。3号坦克开到第二道堑壕时,象1号坦克开到第一道堑壕时那样放落束柴,并按照2号坦克的方式行动,尔后,1号和2号坦克就在3号坦克后面跟进。到第三道堑壕时,2号坦克放落束柴,依此类推。

    可以看出,这种进攻战术过于机械,可是,这种进攻却能达成突然xìng。

    在我准备对这些战术实施现代化改造以前,我想,先对战争期间考虑的另外两个进攻计划作概述将是有一定意义的。

    第一个计划的目的是,利用坦克向前载运机qiāng手,并把他们留在堑壕的后方,以切断堑壕地区守备部队与其后方预备队的联系。实际上已为此目的制造了大型坦克,每辆坦克除坦克乘员外,还可载运四个机qiāng组(每组五人)。这些坦克未获成功,这不是因为这种想法不合理,而是因为这些坦克的发动机功率不足,行驶速度太慢。

    第二个计划是派遣一支装备有车体长、发动机功率大的坦克的部队直接通过堑壕地带,攻击堑壕地带后方的敌军指挥部,同时又象康布雷战役中那样,使用坦克和步兵进攻敌之正面。这种进攻样式的真实目的是要使敌之指挥陷于瘫痪,并因而使敌军陷于混乱。这是新颖的,但是,还没有来得及试验出一个结果,战争就结束了。

    [注:详见我写的《一个特殊士兵的回忆录》第十三章。]请记住这三种方法,即康布雷战役的坦克和步兵进攻、机qiāng手的前送和对敌军指挥的攻击。下面,我将说明使用这几讲中所研究的坦克如何把这三种方法结合在一起,如何改善整个进攻。

    我们想到的第一件事情是,我们使用机动力提高了的坦克,应能在大范围内加快进攻的速度,情况肯定是这样的,应当充分利用这一点。第二件事情不是那样明显,那就是,如果能把坦克与步兵分开,整个进攻正面就能增加一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