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赶不上索罗斯所能调集到的资金量,因此他们并没有成功击退金融攻击者。而中国则利用自己的外汇拯救了香港,有人评论索罗斯攻击东南亚,实际上是想教训一下中国,然而他不但没有教训到中国,反而由于中国果断出手解救香港,让中央政府赢得了巨大的威信,因此反而帮了中国一个大忙。
有储蓄才能抵御经济风险
本次经济危机人们也应该吸取一个教训,那就是国家必须有一定的储蓄,没有储蓄也就没有抵抗经济危机的能力。金融危机bào发后,美国银行没有储蓄,不得不请求中国购买其债券,也就是向中国人民借钱。在希腊,因为没有储蓄,也不得不向国际社会求援,而这些援助都带有非常苛刻的条件,都要承受非常高的利率,基本上相当于借高利贷,结果造成了国内大规模的抗议。如果这些国家能够有自己的银行储蓄,何至于落到如此之地步。
八、后记 本章主要观点
第八节 后记 本章主要观点
1、 针对大危机时期的张维迎、谢国忠、陈志武等人的反危机建议,笔者指出,他们提出建议的目的不是藏富于民,而是推销私有化主张,其结果就是藏富于精英。
2、 针对陈志武将价值50万亿土地财富私有化的建议,笔者指出,中国土地必须通过变卖,才能变成现金,而中国的土地,表明上是国有,世纪上是私有,国家根本没有权利将民众使用的土地回收变卖,国家征用土地必须是以公益为目标,因此他50亿土地财富的说法根本就是子虚乌有。现在城市政府的土地财政实际上是经营土地,赚取土地增值的差价,与变卖土地是两回事。
3、 针对中国战胜经济危机的问题,笔者指出这是因为中国“有钱”,也就是中国银行里的50多万亿储蓄存款,这才是中国实行反危机措施的最根本保证。
4、 中国的国有银行制度是保证我国能够实行反周期经济刺激计划的制度xìng优势,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国家里,根本就不可能实行反危机刺激措施。
5、 对于如何应对经济风险的问题,笔者指出:高储蓄率是保证经济高速增长的前提条件,而合理的存贷比控制则是保证国家可以成功应对经济危机的条件。
第一节本章前言
近年来,由于美国自身政治、经济政策的频频失误,美国学者不仅将美国各种问题的根源赖到中国身上,而且越来越对中国经济政策指手划脚。
而我们国内部分学者也盲目跟风,不加任何思索的照抄、照搬外国的所谓“研究成果”,然后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大力散布,将本来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正常现象、良xìng趋势,却看作“问题”,就要进行改革或改变。
他们这些主张的理论依据无非是与美国的对比,好像我们的经济结构只要与美国不一样,就是有问题。但他们不顾中国是发展中国家,而美国是个已经成熟的发达国家且经济几乎处于停滞状态,这一最大的现实情况。
美国经济其实早就畸形发展,我们在探讨我国的经济结构时,一定要立足我们经济高增长的现状,在中国目前讨论最多的就是中国内需问题、出口问题、投资率问题、储蓄率问题、消费率问题、劳动者收入占GDP的比重等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中国宏观经济最核心的问题,最难讲清楚的问题,最重要的问题,也是争论最大的问题,也是外国对中国指手画脚最多的问题,而每一个个简单的统计数据背后都隐藏着错综复杂的经济联系,只有理清了这些联系,才可以将这些数据分析清楚。
这些问题,在世界上还没有一个现成的标准可以参考,因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不一样;而同样是发展中国家,发展快慢也会导致其经济结构不同;资源丰富的国家与资源短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