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很多人还是在校学生,比如华生、张维迎等,他们的思想与以前那些*主义经济学者有着很大的不同。
中国改革时期的会议很多,能被记载的很少, “莫干山会议”就是1984年9月3日至10日,在浙江省莫干山上召开的第一次全国xìng的中青年经济工作者讨论会。这次会议使一批经济学家脱颖而出,走上舞台, “上山”开过会甚至成了一种荣耀。 莫干山会是由 《经济学周报》、《经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杂志、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浙江省经济研究中心联合发起召开的,声势很大。
参加会议的正式代表有124人,他们是从1300余篇应征论文挑选出来的。在选拔过程中,不讲关系、不讲学历、不讲职称、不讲职业、不讲“名气”,凭论文水平确认代表资格。这也构成了莫干山会议的辉煌。 当时上山的有总理秘书李湘鲁、张劲夫的秘书孔丹,以及王岐山,以上这些人的出现代表了某些中央领导的态度。 上山者最高级别的干部是马宾,部级,他思想很解放,不是职务行为,是个人行为。 如今年逾九旬的马宾,被奉为“左”派精神领袖。人在历史中,真是此一时,彼一时啊!
会议提出,论文不许带上山,只带身子来,当时还没人开过这样的会。会议的题目是当时国家经济发展和改革面对的尖锐问题,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会议的讨论有的放矢、切中要害。会议分成几个组。每个组有核心的人主持会,没有报告,有中心发言,大家讨论,去哪个组听都行。
莫干山会议的宗旨是 “为党和国家献计献策”,莫干山会议结束后就完成并上报了《价格改革的两种思路》、《与价格改革相关的若干问题》等七份专题报告。
这些报告,以一种崭新的文风示人,一改动辄引用马列经典的陈词滥调,从问题出发,提出政策建议。 会议选了几位代表向主管计委和体改委的国务委员张劲夫做了汇报。1984年”10月10日国务院总理*批示:“‘价格改革的两种思路’很开脑筋。
莫干山会议的影响
会开得很成功,给年轻人造了一番声势,挖掘了一批人才。论文一旦被选中,他的命运就大不一样了,眼界不一样,认识了核心圈的朋友,有渠道了,可以讨论最重要的改革问题。
莫干山会议之后,《经济日报》9月下旬辟专版《探讨经济改革中的理论问题中青年经济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摘登》,他们刊登了清华大学周小川、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楼继伟、李剑阁的《价格改革无需增加财政负担》,西北大学经济系张维迎的 《价格体制改革是改革的中心环节》,国务院价格研究中心田源、陈德尊《关于价格改革思路的思路》等文章。其他报刊也有发表。
会后不仅*找了几位青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马洪也找了他们。会后,很多人进入了政府体改部门,比如田源成为国家体改委委员。从西北来的年纪最小的参会者张维迎只有24岁,当时在读研究生的最后半年,这年12月,他去体改委报到上班了。会后,还有一批人去江西参加价格改革试点工作。2
四、西山会议,自由派失势
第四节
西山会议 :中国主流经济学家开始在政治上失势
莫干山会议20年后的2004年8月9日,*在上海复旦大学发表题为《格林柯尔:在国退民进的盛宴中狂欢》之演讲,其极富煽动xìng和渲染力的演讲,揭示出格林柯尔系的老板顾雏军乘着“国退民进”的东风,仅用数亿元人民币,即换回资产总值达136亿元的科龙、美菱、亚星、襄轴等众多响当当的国有企业。*以《封神演义》的手法,指责顾雏军侵吞国有资产,席卷国家财富。此文一经网上刊出,即刻引起社会强烈关注。无计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