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8 章(第3/4页)  一个文人的地产江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和社会之间需要一个jiāo流的平台,大家需要这么一个平台,能够在这个平台上各抒己见,也可以争论。房子属于大宗商品,寄托着人们的许多情结,居住的舒适度应当是发展商追求的方向,但具体表现在细节上就需要融合业主、专家、同行等各方面的意见。我于是就想搞一个论坛,目的就在于促进项目推广的同时弘扬城市居住文化、探索城市居住文明发展的新方向。

    有此动议之后我就付诸实施。活动被我命名为“富力新论坛”,并手书了一匾,在历次的活动中悬挂。2002年11月活动得以启动。我们邀请了冯仑、潘石屹、张宝全、曾伟,共同探讨北京未来楼市发展的趋势、地产品牌的塑造等问题。

    我们特意将首次亮相的地点选在了颇有历史韵味的乐家四合院内,几位老总身着唐装,指点楼市,谈笑风生。

    主持人称,把几位老总请来,讲一讲房地产cāo作,为富力城项目号号脉。

    潘石屹说,富力给我们每人发了一件衣服,让我们来讲讲……

    其实“富力新论坛”这种形式只是项目推广方案里面的一项工作。一个房地产项目从买地、设计、推出、卖房子到把钱收回来,有一个重要的推广方案,方案有一条大的主线,富力新论坛只是这个大纲里面活动的一项。但活动本身旨在弘扬城市居住文化、探索城市居住文明,一系列专题活动将陆续邀请业内外知名人士,以中国楼市风云和北京楼市文化为背景,对每次论坛提出的主题做较深层次的探讨,致力于打造北京楼市文化的先锋阵地。这将是一个全新的楼市研究阵地:没有权威,只有实践;没有武断,只有探讨。

    第一次探讨的话题有以下4个方面:1北京地产市场明年的发展形势;2地产开发与品牌文化塑造有无必然联系;3土地拍卖对地产开发的利弊影响;4CBD与泛CBD住宅发展趋势。

    一个文人的地产江湖 第三部分 “海南五兄弟”与“富力新论坛”(2)

    我一向热衷企业的文化建设和品牌打造,这也算是我进入富力以后的文化首役吧。在11月30日这样一个暖阳的日子,邀请SOHO中国有限公司联席董事长潘石屹、万通集团董事局主席冯仑、今典集团董事长张宝全、北京世纪朝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曾伟,一起开讲。

    由于这5个人都在海南工作过,冯和潘在海南万通,曾伟曾和我同在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第一秘书处共事,张宝全在海南船务,这次会面就媒体评论说,绝然不同于在各种官方和媒体组办的活动中“赶场子”,而是借“争鸣居住文化”的幌子,行“海南五兄弟”趁机叙旧之实。

    在论坛中我介绍了富力城的一些基本情况,谈到地块时,我跟老潘开玩笑说,由于招投标的各项指标规定,容积率不可能提高。如果容积率提高的话,潘总早把这块地拿走了。拍这块地的时候,潘总志在必得。

    大家对我从珠江到富力之后的感受也很关心。我认为珠江和富力最大的区别,主要在于分层次管理上不太一样。珠江内部管理是项目公司制,每一个项目成立一个项目公司,上面成立一个投资委员会,投资委员会下设4个中心:财务中心、规划工程中心、销售推广中心、物资供应中心,管得比较细,用人成本上可能稍微高一点。富力是中央集权,不管几个项目,比如工程部、销售策划部各个职能部门直接管到底。

    在论坛上我们没有做一些固定题目的讨论,大家思维都比较开放,但也常常会妙语连珠,迸出些思想火花。

    “万科是培养经理人的企业,万通是培养老板的企业。”冯仑称,这句话像天上掉下来流星雨。

    万通在北京地产界出了好几位有名气的老板,企业界的员工都出去当老板了。这是万通的管理体制刻意营造的企业文化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