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28 章(第1/4页)  中道管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周易系辞上》说:“一yīn一阳之谓道。”真正懂得管理的人,就是明白这一句话而已。天下事,统统可以用这么一句话来概括。

    例如“你要不要投资”就有两个答案,一个要,一个不要。还有第三个答案吗?难就难在到底要还是不要,这就是决策。一位高明的总裁,大概是不会马上说“要”或“不要”的。只有那些年轻不懂事的人、没有决策能力的人,才会马上说“要”或“不要”的。凡是很快就下结论的人,其实都是不懂得管理的人,可是我们竟然把他看作很有魄力的人,这是很糟糕的。要投资有投资的做法,不要投资有不要投资的做法,都是可以的,没有说一定的。有时候你自己不投资,让别人去投资,让别人去撞得头破血流的时候,你再把他的企业收购回来,可能赚得更多。为什么你非要投资呢?没有必要。你看到赢的人很可能是输家,你看到输的人很可能是赢家,因为它是变化的。所以我们什么时候抓住这个“道”,就能够把“不易”和“变易”安排得很合理。

    因此作为一个管理者,不能盲从理论,以致不明白自己的管理体系、不了解自己的管理行为,在决策应变时摇摆不定。我们要把自己提升到“道”的层次上来,进而充分掌握中国人的管理之道。所以,如果你找不到我们管理的“道”,可能就会忙碌一辈子,却毫无收效;你一旦上了“道”,就会很悠闲,中国人是很悠闲的。因为你可以运用一辈子,一切都逃不出你的掌握之中。

    中国人的管理之道只有一个,就是M理论。这个M理论不是我们创造出来的,它早就在中国人的思想体系里面。因为中华民族是一个早熟的民族,它已经把世界上最根本、最精华的东西都总结出来了,只是我们不会运用而已。

    我们的“道”一共有三个,安人之道、经权之道和矩之道,构成了M理论的三个向度。

    经权之道,强调一个人有所变,有所不变;能变,也能不变,这才厉害。只求“变”,变到最后就没有根本;要求“不变”,到最后又是死路一条。

    什么叫“经权”?“经”就是《易经》中的“不易”,也就是“常道”,是不能变的东西,一变就乱了套,就不上道,就走上了偏道。中国有一句很难听的话,叫做“离经叛道“,离开了“经”,就违背了“道”,没有一个人有好的结果。“权”为《易经》中的“变易”,也就是“变化”或“变通”。

    “经”与“权”两者结合起来,便构成了中国人“持经达权”的方法,使中华民族五千年来,从容融合外来文化而仍能“中道”。有了此方法,才能够做到朱子解释《中庸》所说的:“凡其所行,无一事之不得其中,即无一事之不合理,故于天下国家无所处而不当也。”

    “经权之道”既从《易经》来,自须含有“简易”的精神。“简易”即“易知易行”,所以《周易系辞上》第一章说:“易则易知,简则易从。”中国古代哲人深知:平易的道理易于了解,易于了解的道理,才有人亲附;简易的方法容易照着实行,才能行之有效。“经权之道”效法乾坤简易的道理,普遍为中国历代所推行,造成了中国可大可久的历史。

    第54节:经权是安人的方法

    第1讲经权是安人的方法

    安或不安,随时可能产生变化,所以持经达变,才是安人的有效途径。

    一、“经”是组织成员的共识

    二、“权”指配合时空的态度

    三、安人的“经”不应该常变

    四、安人的“权”要随时变动

    五、“经权”要以安人为目标

    六、安人有赖于“持经达变”一个人安或者不安,是随时会发生变化的。我们发现,没有可靠的部属,你一辈子是做不了大事情的,可是一旦有了可靠的部属,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