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章 参评中国新闻奖作品被鸡蛋里挑骨(第3/6页)  省报总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

    一个中国农民自费在外国媒体上登广告宣传自己的家乡,引起了《韩国日报》中国支社支社长李润洛的关注。



    李润洛通过翻译向记者表示,向霞光是第一个以个人名义在《韩国日报》做旅游宣传的中国人。现在韩国人去张家界的很多,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清水。《韩国日报》是韩国发行量和影响力最大的报纸,以往宣传中国旅游城市效果较好,会有更多人知道清水。他说:“向霞光作为一个农民这么爱家乡,让我非常感动。”



    



    评委的挑刺为3条:1原文“《韩国日报》中国支社支社长李润洛”的职务有歧义,支社长的称呼不合常规。2原文“推动土地流转,引进生态农业公司发展高效农业”应为“推动土地流转,引进生态农业公司,发展高效农业”。3原文“风景如画的关山村是近年来长沙乡村游的热点,村民向霞光在村里同意修建的新房中办起了食宿一体的农家乐,加上葡萄种植,每年有20多万元的收入。”中的热点后应为句号,为“风景如画的关山村是近年来长沙乡村游的热点。”



    范大为再次浏览了一下报道与评委的挑刺,默了一下神。他是个有心人,之前,他在快速浏览评委的挑刺后,心中便开始了琢磨。他早就考虑到,所给的时间这么短,且挑出的刺很不平庸,辩白有难度,万一刘秋天等一时毛糙搞不定,刘平原问起他来,他要有个比较圆满的答复才好,假如自己也犹犹豫豫没个好的主意,那就白白地辜负了刘平原对他的信任了。



    他在默神的时候,刘秋天误会了,以为他也没有了谱,便反过来安慰范大为说:“范主任,不好意思麻烦您了,如果您也觉得难的话,就算了,我以我的想法拟个答复,答复一下评委,听天由命算了。”



    范大为说:“小刘你别急,我会尽力做的,这不但是你的事,也是全报社的事。何况刘总也有交待,就是没有交待,我也会全力以赴的。”



    刘秋天说:“那范主任,就谢谢您了。”



    范大为说:“谢什么,你写出了这么优秀的作品,为报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现在轮到我做贡献的时候了,我也是在尽本分。”



    刘秋天不知再说什么好,感激地看着范大为。



    范大为接着说:“评委挑的第一个刺,初看是有一定道理的,确实对中国人来说,这称呼有些别扭,但我们可以从三方面进行辩白:一是李润洛本人及他的名片,都是这样表述的;二是强调这种表述,可能带有一点韩式特点;三是从我们日常的一些称呼中,可找出类似的例证来,如”交警大队大队长”,如果称“交警大队队长”,反而不好了。专家挑的第二个刺,可以这样辩白:通讯中想表达的意思是,通过推动土地流转和引进生态农业公司以达到发展高效农业的目的,所以,没有在“公司”后面使用逗号,此处若使用逗号,意思反而有可能不够清楚。评委挑的第三个刺,可以这样辩白:此处使用句号可能更好一些,但使用逗号,也不影响文意的表达。根据中国新闻奖评选的有关规则,作品参评资格及评奖应该不受影响。”



    范大为侃侃而谈,刘秋天睁大眼睛聚精会神听着。范大为可能是说话说得口渴了 ,停下来喝了一口浓茶。装茶的是一个硕大无朋的瓷杯,里面可以开游泳馆的。



    刘秋天看得真切,那杯子里泡的是浓浓的红茶。刘秋天虽然对茶没有什么研究,但红茶绿茶黑茶什么的,还是分得清楚的。



    范大为接着说:“前面两个刺,可以为自己漂白得干干净净,第三个刺,似乎难以漂白得一干二净的,评委说得确实有道理。但既然给了我们辩白的机会,也要好好地辩一辩。首先,我们肯定评委的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