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86章 推心置腹(第5/7页)  商界巅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哪怕你工作非常努力了,只要你没有达到别人的期望,或者跟期望不在同一个方向,你做得再多也没有意义。

    这一点,对于我们自己,也是一样的。无论实际境况如何,只要它低于我们的期望,我们都会感到不满足。所以,当你的期望,被自己或外界,调到高水平时,你就要注意了。

    因为高水平的期望,往往伴随而来的,都是强烈的挫败感和失落。

    时代周刊刊出过一篇文章,报道了经济学家 rnd fryer 的一项实验结果。

    fryer 教授在基金会的支持下,花费 30 万元,针对 8000 多名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学生,制定了一个奖励计划。

    他规定:参与计划的学生,如果每次测验成绩优秀,可以得到 20 一 50 不等的美元奖励。

    按照这个计划,最顶尖的学生,一年累积下来,可以得到 2000 美元的奖金。

    结果是什么呢?几乎所有参加实验的学生,学习热情和态度都有了明显改善,其中部分学生的成绩更是进步明显。结果似乎非常光明。

    但是,当实验结束之后,后续的跟踪发现,这些学生的学习热情急剧降低,甚至跌破了实验前的水平,出现了缺勤c厌学c成绩下滑等等现象。一项旨在提高学生能力的计划,竟然造成了反效果。

    在这个实验中,长期以来的金钱激励,已经把这些学生的期望拉得非常高。他们建立起了一个回路:kǎ一 shi成绩好,就能得到奖金。

    而当这个回路被打破,他们所面临的,就是跌入深渊的失望。这种失望所带来的负面情绪,要远高于激励所带来的正面情绪。这就是期望的力量。

    很多人会说:这有什么大不了的?取消奖金激励,无非就是回到之前的情况罢了。你实际上相当于挣了好几百。但当你身处其中的时候,你是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思维的。

    因为,我们的大脑,具有一定程度的可塑性。也就是说,长期激活奖赏回路,会改变我们大脑的部分结构,使它被调整到高水平期望的状态,从而产生戒断症状。

    是的,你一定看出来了,这本质上,就是成瘾的机制。

    我们的大脑有两个部位,一个叫做前额叶皮质,负责决策;另一个叫做腹侧纹状体,负责激励。

    当我们作出有益选择的时候,腹侧纹状体释放多巴胺,提高我们对情绪的感受能力,使我们感受到兴奋,从而推动前额叶皮质继续作出相同决策,对行为产生正反馈。

    这就是一个奖赏回路的过程。

    ks 和 griffiths 在一篇论文中指出:成瘾性药物,会阻塞多巴胺受体,使它接收不到多巴胺,从而刺激大脑大量分泌多巴胺。这些多余的多巴胺聚集在神经突触间,会导致神经细胞处于高度兴奋的状态。

    长期重复这个过程,神经细胞就会适应这种状态。一旦停止摄入药物,神经细胞适应不了低水平状态,就会产生强烈的戒断反应。

    也就是说,通过剧烈的刺激和奖赏,我们的大脑,会被我们一步步推到「高水平」的期望状态。

    一旦我们满足不了它,就会带来强烈的失落感和痛苦。

    这种痛苦是难以忍受c难以控制的。因为这个时候,是我们的大脑失去了控制。

    不仅仅是成瘾性药物,包括游戏,信息,乃至一些行为,都可能具备成瘾性,将大脑的期望水平拉高。

    两个实验分别都证实了:与不玩游戏的人相比,经常玩游戏的人,腹侧纹状体灰质更多c对血氧的需求也更旺盛。简而言之,跟药物成瘾的人大脑结构是相似的。信息也是一样的。

    所以,我们习惯了什么呢?买大量的书,却一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