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章 如此真相(第4/6页)  江南逝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头猛兽,虽不是见人就咬,但其实已经相去不远。很快,杨畏开始举荐章惇,安焘,吕惠卿,邓润普等人,联名上折重申神宗建立新政的本意和王安石变法的益处。经过众人一一夸大和不断的重申,哲宗已经对变法的执念开始萌芽,不久后就开始任命为章惇为资政殿学士,吕惠卿为士大夫,李清臣为中部侍郎,邓润普为尚书右丞。维新派一夕之间全部连跳三级,朝堂之中的守旧一派,也在哲宗的镇压下开始了风雨欲来的短暂平静。

    不久之后,哲宗为了摆脱高太后的阴影,将元祐九年改为绍圣元年,正式开始复苏神宗时期被停止的变法。崇英殿一道道圣旨飞出宫墙,元祐年间被贬黜的变法人士一一开始召回,守旧大臣们有些按捺不住自己的冲动于朝堂之上进言,很多老臣觉得哲宗刚刚开始亲政,根基还不稳健,所以失了顾忌,上书的折子指责哲宗的激进,言辞激烈,终于触怒了天子,于是那些在太后垂帘之时风光无限的守旧大臣们开始大量的免职和罢官,一个月不到,旧党在朝堂上的势力几乎被清除殆尽。

    变法派完全取得了哲宗的信任,开始大肆掌权,恢复新法。

    可是那些曾经从高位上面跌落的人,重新回到权力面前,都改了初心,全然没有当年富国强兵的雄伟之志,慢慢变成了两个派系的互相攻讦和打压,打击报复,尔虞我诈。

    后来的党争愈演愈烈,在章惇等人的操作下,御史中丞黄履,张商英等上书,论司马光擅自更改先人之法,实属叛道逆理,罪名昭著,哲宗此时已经彻底站在了变法派身后,竟然下旨追夺司马光,吕公著等死后谥号,更有甚者,毁墓坏碑。后来又连续三次追贬,如此举动,帝王之上,大概也是绝无仅有。

    堂堂一国之主,不将心思放在如何治理江山社稷,而是对失势的党派没完没了的打压,甚至连死人都不放过,试问如此君王,如何敢期待他四海升平,百姓安居乐业?

    你父亲本来那年进士之后,因为太后掌权,重用奸佞,国家复兴无望,他失望之下远离朝堂,大隐市井,后来党争已经将朝堂搅得乌烟瘴气,国家内忧外患,他忧心忡忡,家国兴亡,匹夫有责,如果大宋再长此以往,四邻渐强,如何可以压制他国的进犯,民情堪忧,如何可以让百姓衣食有着,在种种世情的推促下,他联系了旧派的大臣,开始四处奔走。

    当时的大宋朝堂之上已经无半片清明,而若要扭转局势,只能釜底抽薪。

    董清姝心中惊惧,握紧了双手。

    看着董清姝发白的脸色,老人笑的猖狂:“孩子,你还要继续听下去吗?”

    董清姝呼吸发紧,压抑着心中的猜测看着老人。

    老人身子凑到前面,压低声音故作神秘的说道“你本来打算来这里听一个什么故事??一段温情脉脉的陈年往事,然后有一个让人觉得遗憾的结局,结果一听才发现,这是一个恐怖故事,对吧?”

    董清姝站起身来,准备离开。

    老人看着她没有组织,自顾说道:“你父亲四处奔走,终于联络上所有被贬黜的大臣们,那些大臣大部分分为两派,一部分是是世家之后,一部分出身寒门。在共商国是之时,两派因为出身背景不同,在决策之上开始有了分歧,一部分人觉得要扭转当时的局面只有将龙椅上面那个人换了另立新帝,一部分却只关心民间疾苦,要致力于改变当时的积贫积弱,要让百姓丰衣足食,军队能征善战,守住疆土,你父亲不是迂腐之人,此情此境之下,他定下了两个计划,一处在明,一处在暗。

    明处由世家大臣们,开始四处收买和离间变法派,他们扶植新党中的少数派,守旧派开始慢慢偃旗息鼓,配合他们肃清政敌,开始在新党中计划内部矛盾,制造分裂。而暗处,开始四处笼络商贾,深入民间,就像是一粒种子,无声无息的播种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