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州”指唐赵州和尚从谂,有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答曰:
“庭前柏树子。”(《无门关》)“香岩”指唐香岩智闲禅师,住邓州香岩
寺。
【提要】
禅宗主张寄坐禅于生活日用之中,以不修为修,在自然的生活过程中达
到解脱。所谓“寒便向火,热即摇扇,饥时吃饭,困来打眠”等,为修行生
活的生动写照。一切庭院设置景观,也不予特殊的宗教意义。至于对达摩西
来的目的,什么是佛等等,也不予正面回答,认为语言不足于完整表述真理。
云峰师
瘦竹长松滴翠香,流风疏月度微凉。不知谁住原西寺,每日钟声送夕阳。
【提要】
松竹、风月、寺钟,景色清幽,钟声动人。
风柯月渚,并可传心。烟岛云林,咸提妙旨。
【注释】
“风柯”,风摇树枝。“月渚”,月光下的水中小洲。
【提要】
绿树、沙洲,皆可传佛祖之心;烟岛云林,并能提倡菩提妙旨。此为赞
赏自然而作,旨在提倡以自然景物为师友,自修自悟。
宝志和尚
妄身临镜照影,影与妄身不殊。但yù去影留身,不知身亦本虚。身本与
影不异,不得一有一无。若yù存一舍一,永与真理相疏。更若爱圣憎凡,生
死海里沉浮。烦恼因心故有,无心烦恼何居。不劳分别取相,自然得道须臾。
【提要】
①世俗之身与影是一样的,皆虚幻不实;②不能认为影空身有;③认为
有圣有凡,希望超凡入圣,只会继续流转生死烦恼的长河;④无念无心才能
得道。
龙牙和尚
在梦哪知梦是虚,觉来方觉梦中无。迷时恰是梦中事,悟后还同睡起夫。
【提要】
认为人在迷时如同做梦,不知自己不悟,悟后才知自己迷时的实相。
寻牛须访迹,学道访无心。迹在牛还在,无心道易寻。
【提要】
牛丢失时顺着牛的脚印可以找到牛,学道者应遵循“无心”(无念)的
准则达到觉悟。强调“无心”在修行解脱中的作用。
文益禅师
一杂菡萏莲,两株青瘦柏。长向僧家庭,何劳问高格。
【提要】
僧家道行,看秀莲瘦柏可知。
同安禅师
枯木岩前差路多,行人到此尽蹉跎。鹭鸶立雪非同色,明月芦花不似它。
了了了时无所了,去去去处亦须呵。殷勤为唱尘中曲,空里蟾光可得么。
【注释】
“鹭鸶”,白鹭。白雪与白鹭虽同白色,但又有不同。明月与芦花虽色
相近,但与白雪白鹭的情况又不相似。
【提要】
天下事,同中有不同,相似处又有不似,追究下去永无了结之时,揭示
玄妙亦应受呵责。莫如听唱“玄中曲”,观空赏明月。
云顶山僧
闲坐冥然圣莫知,纵言无物比方伊。石人把板云中拍,水女含笙水底吹。
若道不闻渠未晓,yù寻其响你还疑。教群唱和仍须和,休问宫商竹与丝。
【注释】
“石人”,当为采石人。“水女”,当为渔家女。“比方伊”,当为近
处之他。“渠”,他。
【提要】
静坐之中,虽言一切空无,但仍可闻石人击板、渔女吹笙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